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海会寺·其二》
《宿海会寺·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青山云水窟,杖锡几时来。

竹待香严击,松经道者栽。

西江无水吸,震旦忽花开。

三笑图中友,同倾破戒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林隐居生活画卷。首句“青山云水窟”,以“青山”和“云水窟”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接着,“杖锡几时来”一句,通过“杖锡”这一行旅中的常见物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竹待香严击,松经道者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活动。竹子等待着被“香严”击打,象征着诗人希望在清静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净化与修行;而松树则在“道者”的照料下生长,寓意着道家哲学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西江无水吸,震旦忽花开。”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西江无水吸”的无奈与“震旦忽花开”的惊喜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变化的深刻感悟。同时,“花开”也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与希望的来临,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三笑图中友,同倾破戒杯。”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通过“三笑图”这一意象,表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欢愉。而“破戒杯”则暗示了聚会中可能有的放纵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由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自然景物、人文活动以及情感交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友情、精神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即事六首·其二

鸿冥固自辞矰缴,樗散犹能谢斧斤。

况是溪山幽绝地,有人高卧百重云。

(0)

即事

组绣纷纷衒女工,诗家于此欲途穷。

语君白日飞升法,正在焚香听雨中。

(0)

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二首·其二

百战元和取蔡州,如今胡马饮淮流。

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0)

舟中作二首·其一

籧篨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阊门边。

烟波四万八千顷,造物推排作水仙。

(0)

老学庵北窗杂书七首·其一

本慕修真谢俗尘,中年蹭蹬作诗人。

即今恨养金丹晚,且向江湖把钓缗。

(0)

杂感五首·其五

侧帽垂鞭小陌东,名花迎笑一枝红。

啼莺惊断寻春梦,惆怅新霜点鬓蓬。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