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宛宛汉沈沈,玉海无风渡碧浔。
龙藏展绡多绮思,凤台戛磬有笙音。
徘徊未藉霞笼佩,谪降仍闻月抱襟。
织女星三媭女四,不知谁动爱才心。
清波宛宛汉沈沈,玉海无风渡碧浔。
龙藏展绡多绮思,凤台戛磬有笙音。
徘徊未藉霞笼佩,谪降仍闻月抱襟。
织女星三媭女四,不知谁动爱才心。
这首清代冯秀莹的《清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清波宛宛汉沈沈”,以清波荡漾比喻江河的深邃,如同沉静的汉水,展现出水面的平滑与深远。接下来的“玉海无风渡碧浔”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境,将江面比作碧绿的玉石海洋,平静如镜,没有一丝风浪。
“龙藏展绡多绮思”运用了龙的神话元素,暗示江底可能隐藏着神秘的珍宝或美丽的传说,增添了想象空间。而“凤台戛磬有笙音”则借凤台和笙音,营造出一种仙乐飘渺的氛围,仿佛江面之下有凤鸣声响起,增添了诗的音乐性和神秘感。
“徘徊未藉霞笼佩”描绘了仙女般的形象在江边徘徊,霞光映照下的佩饰若隐若现,增添了浪漫色彩。最后一句“谪降仍闻月抱襟”则暗示了诗人对仙女下凡的遐想,月光仿佛拥抱着她的衣襟,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冷之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构建了一个清幽、神秘的江上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仙女才情的赞美。
单吕早识隆准公,择婿能得人中龙。
云何托女不托宗,欢娱未了万事空。
沛人犹言令善相,善相如此术亦穷。
高皇先识万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
孽女近在目睫间,滥觞不戒使滔天。
向非遗后馀此二三老,安知北军袒右与袒左。
嗟哉涂山启夏任启周,女德王功相匹休。
令名堂堂照千古,不似沛中吕氏女。
君不见明皇开元初,前驱万骑云烟铺。
中年不戒履霜渐,乃以牧权付之营州轧荦奴。
驱我天闲入鼠穴,八坊奇产空无馀。
元和天子奋威断,收拾旧物还中区。
向来汧渭孳生处,犹有牧人自营牧与刍。
争持私牵应诏书,愿备法驾王前驱。
诗翁感叹成八解,何人画工画为图。
此图似是八之一,元和旧事犹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