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高度赞扬了陈侍郎的品德、文章和诗歌才能。全诗以精妙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雅士的风采。
首句“先生德量万顷波,挠之不浊无湍激”将陈侍郎的德性比作广阔的海洋,无论如何挑战和考验,都不会使其变得混浊或是出现任何波折,表明了他品德的高尚和坚不可摧。
接着,“文章亦如万斛泉,酌之不竭何悭惜”用泉水比喻陈侍郎的文章,源远流长且取之不尽,读者无论取多少都不感到可惜或是有所保留,赞美了他的文笔丰富和内涵深厚。
诗中还通过具体细节,如“沧浪亭下把钓竿,双笔堂前看苍璧”描绘了陈侍郎闲适的生活情景,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专注与热爱。
“时逢问字客及门,倒屣不要人扶出”则表达了即便是偶尔相遇的宾客,也会因为他的名望和学识而前来询问,无需他人引荐,形象地说明了陈侍郎的知名度。
“饮酣戏索乌栏书,吟罢笑拈麟脯擘”进一步描绘了陈侍郎在酒酣情浓时轻松索取书籍,吟诵诗文后自得其乐的情景,显示出他对文学的深厚造诣和享受其中快乐的心境。
“一诗直万鸡林金,衙官坡谷奴刘石”中,“一诗直万鸡林金”可能暗示陈侍郎的一首诗歌价值连城,足以与古代名将如鸡林之战的功勋相提并论,而“衙官坡谷奴刘石”则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赞美。
“得者须熏玉蕤香,览而玩之痊百疾”表明读懂和领会陈侍郎诗文的人,如同得到珍贵药材一般,需要用心品味,同时也能因此治疗身心之病。
“堂堂元帅坐词坛,馀子谁堪承羽檄”则是对陈侍郎在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赞扬,将他比作坐镇词坛的将军,而后人难以企及他的文采风骨。
“许侯端是忘年交,具眼朗然为赏识”中,“许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与陈侍郎结成忘年之交,并且有着敏锐的鉴赏力,对其诗文给予高度评价。
“云岫诗卷盈锦囊,自欣邂逅有胜特”则是对陈侍郎诗歌集结集成书的描述,如同珍贵的锦囊装饰,内心充满了自豪和独到的艺术感受。
接下来的“先生筋力似裴公,侯比香山才更逸”进一步强化了对陈侍郎文学才能的赞美,将其比作历史上的名将或是才子,以此凸显他的文笔之强劲和才华之横溢。
“凉台燠馆富唱酬,如见古人今之夕”则是在赞叹陈侍郎的诗歌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在当下也能领略到他们的风范,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最后,“斐然小子谩成章,所美信美安敢溢”表达了王迈本人的感受,他作为一个年轻后进者,虽然自认为才能不足,但对于陈侍郎的诗文却是由衷赞美,不敢有半点虚假。
“有来珍翰费吹嘘,展阅再三感千百”则表达了王迈对这首诗反复阅读,深入揣摩,对其中意境和技巧的无限赞叹。
“当偕巨帙什袭藏,寒谷先期有春色”预示着陈侍郎的文学成就将会被后人珍视,像冬日先见到春天气息一样,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全诗最后,“新年更拟打作碑,荐福莫教雷霹雳”则是王迈表达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将陈侍郎的文学成就刻制成碑,以此传颂后世,同时也是一种祈福和吉祥之愿,不希望有任何干扰或是不顺利的事发生。
这首诗通过对陈侍郎的多方面赞美,展现了作者王迈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文学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