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擘翠此楼开,指点虚无是体裁。
碧玉无人谁作赋,白云终日共衔杯。
林坳露隐莺声远,屋角春深燕子来。
睡起开窗更何有,澄江对雨几萦回。
群峰擘翠此楼开,指点虚无是体裁。
碧玉无人谁作赋,白云终日共衔杯。
林坳露隐莺声远,屋角春深燕子来。
睡起开窗更何有,澄江对雨几萦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联“群峰擘翠此楼开,指点虚无是体裁”以夸张的手法,将群山比作翠绿的屏障,巧妙地引出碧玉楼这一独特景致,暗示了楼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仿佛是虚无中的一点实体,引人遐想。
颔联“碧玉无人谁作赋,白云终日共衔杯”运用拟人手法,将碧玉楼比作珍贵的碧玉,虽无人赋诗赞美,却与白云相伴,似乎在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碧玉楼的孤独与超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颈联“林坳露隐莺声远,屋角春深燕子来”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林间小道上,露珠未干,远处传来黄莺的啼鸣,而屋角处,随着春天的深入,燕子也飞回来了。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生命力,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之美。
尾联“睡起开窗更何有,澄江对雨几萦回”则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从梦中醒来,打开窗户,面对的是窗外的江水和绵绵细雨。这里的“更何有”并非失落或遗憾,而是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是对生活平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满足和享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神明境界晴霄路,画阁云楼谁得住。
前峰青配后峰连,万?清河当面注。
云是箕山瓢不在,云是商颜芝不遇。
依稀种放旧林居,约莫平泉新草树。
忆昨浮湖到江望,匡山五老追相向。
飞流溅瀑若驰情,红崖翠壁交吞荡。
尘踪会到山南面,骇鹿啼猿连路见。
西逢数子采薇歌,东遇飞翁身尚箭。
伤怀欲赋长河吊,水不闻声龙起跳。
吼山风撼鸟分栖,鬓雾须云魂为掉。
当时此地良春昼,桃花万树波纹绉。
回飔忽似九秋初,笋蕨薯梨肥不瘦。
翻觉我游成汗漫,水角天涯无乃半。
嵩程撞见董生归,衡张约著邹忻伴。
游还自叹身如梦,口不能言心自讽。
不知前画是生然,不识今行良故弄。
情为之迎身为送,神为之疑心为恫。
呜呼天地原浮寄,睡者或醒醒或睡。
何须执着短并长,且空数瓮论真伪。
《题严鸿胪公山水》【明·吴宣】神明境界晴霄路,画阁云楼谁得住。前峰青配后峰连,万?清河当面注。云是箕山瓢不在,云是商颜芝不遇。依稀种放旧林居,约莫平泉新草树。忆昨浮湖到江望,匡山五老追相向。飞流溅瀑若驰情,红崖翠壁交吞荡。尘踪会到山南面,骇鹿啼猿连路见。西逢数子采薇歌,东遇飞翁身尚箭。伤怀欲赋长河吊,水不闻声龙起跳。吼山风撼鸟分栖,鬓雾须云魂为掉。当时此地良春昼,桃花万树波纹绉。回飔忽似九秋初,笋蕨薯梨肥不瘦。翻觉我游成汗漫,水角天涯无乃半。嵩程撞见董生归,衡张约著邹忻伴。游还自叹身如梦,口不能言心自讽。不知前画是生然,不识今行良故弄。情为之迎身为送,神为之疑心为恫。呜呼天地原浮寄,睡者或醒醒或睡。何须执着短并长,且空数瓮论真伪。
https://shici.929r.com/shici/WhrTSpHIi.html
蓟门霜落悲秋草,叶飞满地无人扫。
銮舆晓出明光宫,扬鞭走马关东道。
天闲十二分雁行,虎蹲豹踯争低昂。
戎袂吹风日杲杲,阵云横塞天茫茫。
兔奔鹿驰何迫速,长剑短戟相追逐。
萧萧响彻云影寒,呦呦鸣透空山绿。
野雉戛戛原头飞,锦毛五色光陆离。
翻身抽矢将欲射,巧力恐逐冰弦移。
丹青一幅监前代,几度桑田变沧海。
灵囿灵沼尚可徵,金城汤池将安在。
东龙行日西龙雨,乾坤已属大明主。
当今偃武更脩文,世际雍熙侔舜禹。
青山岧峣倚晴宇,茅堂恍惚山阴墅。
花摇林影半潭春,松撼涛声千嶂雨。
鹤吟短策独幽寻,宝树金沙一径深。
山童昼煮溪中雪,老衲时听竹下琴。
上方楼阁无尘隔,露洗莲花满池白。
钟声五夜出岩扃,幡影半空疑海色。
几度孤琴伴往还,三竿红日扫松关。
猿声绿树山中静,鹿卧青苔石上閒。
达夫华胄爱山水,嘉遁丘园亦如此。
庭前潭影清道心,林下书声滴人耳。
呼儿扫榻迎客来,白日轩几无纤埃。
庞眉皓首花前醉,碧水青山画里开。
野夫亦有山阴兴,江路长吟葛巾净。
为爱江山如此图,閒看沙鸥水天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