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琴高岩二首·其一》
《宿琴高岩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琴高古仙人,控鲤飞上天。

丹炉访遗迹,邂逅馀山巅。

石壁削寒玉,万仞凌云烟。

隐雨有石屋,垂钓临平川。

旧闻钓处石,可坐八九筵。

邑宰颇呼客,醉歌日留连。

里胥厌追索,挽石沈深渊。

高秋见涯涘,巨石呈方圆。

斯民不可扰,此理甚坦然。

岂非仙圣居,未易污荤膻。

馀生欣晚遇,想像追真仙。

净绿不敢唾,薄暮聊周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琴高仙人的遗迹,以及诗人对仙人生活的想象与向往。首句“琴高古仙人,控鲤飞上天”,开篇即以琴高仙人的传说引入,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丹炉访遗迹,邂逅馀山巅”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探寻仙人踪迹的神秘场景中。

“石壁削寒玉,万仞凌云烟”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岩石峭壁的壮丽景象,仿佛寒玉般晶莹剔透,直插云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隐雨有石屋,垂钓临平川”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远的画面,石屋隐藏在雨雾之中,一位垂钓者静静地坐在平川之畔,与自然和谐共存。

“旧闻钓处石,可坐八九筵”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特殊之处,传说中的钓鱼石竟然可以容纳多人坐席,暗示着这里曾是仙人活动的地方,充满了神秘色彩。接下来,“邑宰颇呼客,醉歌日留连”描述了当地官员邀请宾客欢聚的情景,体现了人间的热闹与欢乐。

然而,“里胥厌追索,挽石沈深渊”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地方官吏因追索赋税而使百姓生活困苦,甚至有人为了逃避赋税而将石头沉入深渊。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高秋见涯涘,巨石呈方圆”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巨石在水边呈现出独特的形状,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诗人感慨“斯民不可扰,此理甚坦然”,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岂非仙圣居,未易污荤膻”则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认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远离尘嚣,不应受到世俗的污染。“余生欣晚遇,想像追真仙”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的感慨,希望能在心中追寻到真正的仙人境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其一

放翁老手竟超然,俗子何由与作缘。

百榼旧曾誇席地,一窗今复幻壶天。

梦回橙在屏风曲,雨霁梅迎拄杖前。

吾爱吾庐得安卧,笑人思颍忆平泉。

(0)

书怀

羸马常愁趁早朝,斥归幸复侣渔樵。

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

心乐箪瓢同鼎食,身安山泽谢弓招。

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濛濛隔断桥。

(0)

书怀

诗不能工浪得穷,几年衮衮看诸公。

摧颓已作骥伏枥,留滞敢嫌船逆风。

消日剧棋疏竹下,送春烂醉乱花中。

倚楼看镜俱痴绝,赢取烟蓑伴钓翁。

(0)

出游暮归

东行西行日暮归,川云漠漠雨霏霏。

蝗馀场上禾收薄,酒贵街头客醉稀。

买犊躬耕空自力,灼龟占岁又成非。

稚孙索饭殊关抱,怜汝何时得瓠肥。

(0)

乙夜纳凉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0)

解嘲

心如顽石忘荣辱,身似孤云任去留。

酒瓮饭囊君勿诮,也胜满腹贮闲愁。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