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
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
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
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
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
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
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
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水边的独特风姿和孤高情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美丽,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首联“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开篇即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水边,并以“似梅人”比喻梅花的高洁形象,同时引出对新枝嫩叶的观察,暗示了梅花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孤独与高雅。这里将梅花比作“玉妃”,象征其冰清玉洁的品质;“青女”则代表霜雪,暗喻自然界的严寒,但梅花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颈联“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音乐的交融,以及它预示春天到来的信号。这里的“传杯”可能是指酒宴上的杯盏传递,而“冷艳愁闻笛”则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与音乐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尾联“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总结了梅花在经历风雨后的坚韧与不屈,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下,也依然保持着其纯净的心灵,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这不仅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高洁、不随波逐流精神的自我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
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
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
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
珠崖嫁娶须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戏。
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
半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绛包髻。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
藤帽斜珠双耳环,缬锦垂裙赤文臂。
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
分头携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蛮声气。
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许昏家箭为誓。
椎牛击鼓会金钗,为欢那复知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