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总持师示近诗一轴辄次最后神字韵梅花一篇》
《总持师示近诗一轴辄次最后神字韵梅花一篇》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

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

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

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

(0)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水边的独特风姿和孤高情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美丽,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首联“水边难睹似梅人,且看垂垂一树新”,开篇即点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水边,并以“似梅人”比喻梅花的高洁形象,同时引出对新枝嫩叶的观察,暗示了梅花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独许玉妃陪寂寞,可须青女助精神”,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孤独与高雅。这里将梅花比作“玉妃”,象征其冰清玉洁的品质;“青女”则代表霜雪,暗喻自然界的严寒,但梅花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颈联“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音乐的交融,以及它预示春天到来的信号。这里的“传杯”可能是指酒宴上的杯盏传递,而“冷艳愁闻笛”则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与音乐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尾联“抽尽空花经月雨,此心那复住根尘”,总结了梅花在经历风雨后的坚韧与不屈,即使是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下,也依然保持着其纯净的心灵,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这不仅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高洁、不随波逐流精神的自我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黎女歌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

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

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

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

珠崖嫁娶须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戏。

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

半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绛包髻。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

藤帽斜珠双耳环,缬锦垂裙赤文臂。

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

分头携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蛮声气。

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许昏家箭为誓。

椎牛击鼓会金钗,为欢那复知年岁。

(0)

过弋阳

颇忆文房旧日题,余干水落弋阳溪。

平沙渺渺孤城在,朝暮犹闻山鸟啼。

(0)

恒河落日千山碧,王舍号风万木烟。

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

随缘消岁月,生计老袈裟。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芙蓉腰滞春风影,茉莉心香细雨天。

踏遍北邙三十里,不知何处葬卿卿?

(0)

城固县江上怀亲时由汉中旋里

山深滩急夜猿鸣,汉上风波不可行。

此是从头第一夜,遥知开眼到天明。

(0)

菩萨蛮

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

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

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

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0)

读史二十首·其十一

惠光东照日炎炎,河陇降王正款边。

不是金人先入汉,永平谁证梦中缘。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