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田畴自昔闻,攀萝扪葛一相存。
风霄已限樵苏路,只有苍髯似隐君。
高卧田畴自昔闻,攀萝扪葛一相存。
风霄已限樵苏路,只有苍髯似隐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田间高卧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首句“高卧田畴自昔闻”点明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在田野中安逸地休憩,这种生活自古以来便为人所向往。接着,“攀萝扪葛一相存”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仿佛与藤蔓、树木一同生长,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风霄已限樵苏路”一句,暗示了隐士生活的环境虽远离尘嚣,但依然受到自然界的限制,比如山风和云霄对行人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暗喻着隐士的生活道路虽自由,但也有限制。最后一句“只有苍髯似隐君”,以“苍髯”比喻隐士的白发,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对隐士深邃、超然境界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隐士如同山中的老树一般,历经岁月而愈发坚韧,象征着隐士的智慧与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窃钩者诛,窃国者王。仁义资乱,道岂不臧。
代秦者吕,袭楚者黄。巍巍国君,大盗在傍。
谓尺何短,谓寸则长。此不可度,彼何可量。
兽殪罟裂,鸟尽弓藏。智勇既殚,躯乃见殃。
谗巧为忠,直夫称狂。出门异趋,毁誉曷常。
乐不可极,忧来无方。游心冲虚,以保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