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解垂要理,真诠羡非深。
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心。
会解垂要理,真诠羡非深。
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心。
这首诗是宋代赵炅所作的《回文偈四首》中的第二首。赵炅,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这首诗以独特的回文形式展现,既展示了作者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字技巧。
“会解垂要理,真诠羡非深。” 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佛学核心要义的理解与赞叹。“会解”意味着深刻理解,“垂要理”则是指垂示重要的道理。“真诠羡非深”,则表达了对佛经中真正含义的敬仰与向往,认为其深邃无比。
“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心。” 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佛法的领悟过程。这里“意大”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意愿或追求,“谁教指”则暗示了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或某种力量的指引。“因缘善归心”,则强调了因果律与个人内心的修行之间的关系,意为通过善行与正确的因果观念,可以引导心灵回归至真正的智慧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赵炅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通过回文的形式,使得诗句在正读与倒读时都能形成完整且富有意义的句子,展现出语言艺术的魅力。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
谁剪银河不露痕,满天飞下琼瑶屑。
双旌疋马停且行,仆夫推挽肩舆轻。
四围莹白无尘滓,似我灵台一点明。
平生踏雪行应惯,王事勤劳又何怨。
蹇驴破帽自多情,金帐羊羔奚足羡。
逢人不说行路难,却念小民饥与寒。
更有关头戍边卒,铁甲绕身寒透骨。
北风作霜秋已寒,长江浪生船去难。
客愁不断若江水,朝思莫思在长安。
长安城外高十丈,此地岂容胡马傍。
亲见去年城破时,至今铁马黄河上。
小臣位下才则拙,有谋未献空惆怅。
汉家宗庙有神灵,但语胡儿莫狂荡。
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
能使死瓦色,化为明艳姿。
寒枯出繁秀,巧与节物期。
江梅故幽独,绰约不自持。
居然北枝后,迨此白日迟。
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
清妍有馀态,众芳谢凡卑。
凭虚一回睇,俯仰岁月驰。
所恨培雪根,向来岁寒枝。
差池弄芳晚,坐令颜色移。
颜色故妩媚,幽香无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