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鸭浮萍水满地,酒旗风细雨丝丝。
木棉几树花如火,又是清明上冢时。
乳鸭浮萍水满地,酒旗风细雨丝丝。
木棉几树花如火,又是清明上冢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江南水乡景象。"乳鸭浮萍水满地",形象生动地写出鸭子在水面漂浮,水边的浮萍密布,水面仿佛被绿色和白色交织的浮萍覆盖,显得宁静而湿润。"酒旗风细雨丝丝",则通过酒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细雨如丝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节日的气氛。
"木棉几树花如火"是点睛之笔,木棉花盛开如火,鲜艳夺目,与清明扫墓的肃穆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烘托出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又有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传统的深刻感悟。
尘外情怀得自由,便推琴鹤上归舟。
露寒月白关心夜,山瘦江清满意秋。
却背京城无眷恋,去寻古迹有迟留。
奚奴莫厌诗囊满,重纪山川烂漫游。
兴来蹑履便追随,共约乘风汗漫期。
述作正须陶令手,利名不上紫芝眉。
名高似斗谁能挹,量大如渊不可窥。
老去故交今绝少,高情倾盖乐新知。
天上琼花次第垂,且教微霰向尘飞。
玉糅重见娇飞燕,鹤舞初疑老令威。
农事预知三径乐,钓舟遥忆五湖归。
梦回陡觉衾裯薄,应是迷空一尺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