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幌低垂风不来,兰膏花暖夜深开。
剔残犹有馀光在,一点丹心未肯灰。
书幌低垂风不来,兰膏花暖夜深开。
剔残犹有馀光在,一点丹心未肯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夜晚画面。"书幌低垂风不来",暗示书房内安静无声,书帷低垂,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只有微弱的风声被屏蔽在外。"兰膏花暖夜深开",通过兰花膏火的温暖和深夜绽放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着知识与文化的馨香在静夜中悄然弥漫。
"剔残犹有馀光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书灯虽已燃烧过半,但仍有一丝余晖照亮书卷,象征着作者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点丹心未肯灰",这里的"丹心"通常指忠诚或炽热的心,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守,即使岁月流转,灯火阑珊,那颗求知的心依然如火焰般炽热,永不熄灭。
总的来说,这首《书灯》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书灯这一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学术的热爱和对理想坚守的精神风貌,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
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
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
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
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
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先生卓难攀,材真帝王佐。
皎皎众所病,蜿蜿龙方卧。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课。
幕府既多暇,山水乃屡过。
旌旗拂蒙密,车马经坎坷。
爱此谷中泉,声响远已播。
槎横势逾急,雨点绿新破。
旁生竹相围,竦竦碧千个。
遥源窅难窥,磐石坦如磋。
游鳞戢可数,飞鸟嘤相和。
援琴薰风后,结宇寒岩左。
觥筵已得月,金纨尚围坐。
心如合逍遥,语不缀招些。
一时耸传观,千载激柔懦。
《甘棠》诗之怀,岘首泪尝堕。
况此盛德下,襦裤人所荷。
不假碑刻垂,栋牖敢隳挫。
当今甲兵后,天地合轗轲。
先生席上珍,岂忍沟中饿?
毋徐黑轓召,当驰四方贺。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九幽谷晚饮》【宋·曾巩】先生卓难攀,材真帝王佐。皎皎众所病,蜿蜿龙方卧。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课。幕府既多暇,山水乃屡过。旌旗拂蒙密,车马经坎坷。爱此谷中泉,声响远已播。槎横势逾急,雨点绿新破。旁生竹相围,竦竦碧千个。遥源窅难窥,磐石坦如磋。游鳞戢可数,飞鸟嘤相和。援琴薰风后,结宇寒岩左。觥筵已得月,金纨尚围坐。心如合逍遥,语不缀招些。一时耸传观,千载激柔懦。《甘棠》诗之怀,岘首泪尝堕。况此盛德下,襦裤人所荷。不假碑刻垂,栋牖敢隳挫。当今甲兵后,天地合轗轲。先生席上珍,岂忍沟中饿?毋徐黑轓召,当驰四方贺。
https://shici.929r.com/shici/8kIw4jnt.html
金节横光马珂闹,瑞鹘宫袍腰玉绕。
烟沙轣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瑶魁精彩浮苍龙,江城四面生春风。
城中坏屋书签碧,有客苦吟连旦夕。
麻衣尘暗抱书泣,岁暮黄粱不供食。
白日曈昽望龙阪,坐上一言寒可暖。
西入天关洒霖雨,须惜穷鳞在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