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都门送许棠东归》
《都门送许棠东归》全文
唐 / 曹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旧客东归远,长安诗少朋。

去愁分碛雁,行计逐乡僧。

华岳无时雪,黄河漫处冰。

知辞国门路,片席认西陵。

(0)
翻译
老朋友向东边故乡归去,长安城里诗友稀少。
离愁如同沙漠中的大雁分飞,出行计划仿效乡间僧侣。
华山终年积雪,黄河泛滥之处结满坚冰。
深知离开国都的道路,只凭一片席子就能辨识西陵方向。
注释
旧客:老朋友。
东归:向东边故乡。
长安:长安城。
诗少朋:诗友稀少。
去愁:离愁。
碛雁:沙漠中的大雁。
行计:出行计划。
乡僧:乡间僧侣。
华岳:华山。
无时雪:终年积雪。
黄河:黄河。
漫处冰:泛滥之处结冰。
知辞:深知。
国门路:离开国都的道路。
片席:一片席子。
西陵:西陵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远行东归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孤独与怀念。"旧客东归远"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老友即将远去东方。"长安诗少朋"则透露出诗人在繁华都市中感受到的寂寞和朋友稀少。

接下来的两句,"去愁分碛雁,行计逐乡僧",通过对比来表达离别之愁。碛雁是指远方的野鸭,以其南迁北归的情景象征着离别之情;而行路人则以算卦问卜的方式计算旅途的艰难与日程,暗示了朋友东行的不易和诗人的思念。

"华岳无时雪,黄河漫处冰"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华山(华岳)和黄河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标,这里用它们来形容冬日的寒冷与静谧,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凝固。

最后两句,"知辞国门路,片席认西陵",则是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情景进行了具体描写。"知辞"意味着告别,"国门路"指的是城门外的道路,而"片席"则暗示了临行前的简短聚会;"认西陵"则可能是指朋友东归的方向,也可能是对未来重逢之地的一种期待和承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典诗词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朝代:唐   字:梦徵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生辰:828——903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猜你喜欢

酬正录直学·其二

剑冰望梅关,山川接邻壤。

前哲馀典刑,多士德心广。

曾子重而厚,朱张妙存养。

吴子粹而雅,笔耕惩卤莽。

有友五人焉,亦足共清赏。

烱然玉韫椟,持此将安往。

(0)

诗一首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惆怅月波亭上望,夜深惟见鹤归来。

(0)

题远景山水四首·其三

缭白认飞流,千峰暗不收。

何人拄寒瘦,担雨到溪头。

(0)

送人

春尽江南二月时,盈盈陌上燕差池。

游丝日暖垂千尺,不为行人系别离。

(0)

和白玉蟾韵

蓬莱仙客兴无酬,汗漫来游海上州。

明月满山歌踏踏,红尘入市笑休休。

钓竿不用空遮日,诗句时能一掉头。

醉后抱琴归去也,人间知是几春秋。

(0)

湖上

五年踏破几芒鞋,山色湖光识再来。

鱼鸟散时浮鼓吹,烟云缺处见楼台。

白绵飞尽苏公柳,青豆初尝处士梅。

小立东风争渡急,句中无地著尘埃。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