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酿衰容,那堪气不充。
眼花时见燐,耳聩日闻蛩。
忽忽如醒梦,行行似踏空。
达人虽识早,争奈太龙钟。
白发酿衰容,那堪气不充。
眼花时见燐,耳聩日闻蛩。
忽忽如醒梦,行行似踏空。
达人虽识早,争奈太龙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润玉的《自叹》,通过描绘老年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变化,表达了对年老体衰的感慨。
首联“白发酿衰容,那堪气不充”,开篇即点出白发与衰弱的外在形象,同时暗示了内在的精力不足。“那堪”二字加强了语气,表达了难以承受的沉重感。
颔联“眼花时见燐,耳聩日闻蛩”,进一步描绘了视力和听力的衰退。眼花意味着看东西模糊,仿佛时常看到火花;耳聋则表明听觉减退,只能听到蟋蟀的叫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不便与困扰。
颈联“忽忽如醒梦,行行似踏空”,运用比喻手法,将老年人的生活比作从梦境中醒来,却发现自己正行走在虚无之中。这种感觉既是对现实与过去的对比,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达人虽识早,争奈太龙钟”,表达了对达观之人的敬意,他们或许能早些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但面对实际的衰老与无力,仍然感到无可奈何。这里既有对自我处境的同情,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年人的身心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和对老年生活的独特洞察。
承平重海禁,金钱防外流。
顾利市舶榷,不为人满谋。
潭潭白玉堂,车马拟王侯。
岂无邦族念,老死沦炎洲。
输税既不赀,遗产常见收。
故知莫我谷,欲归宁且留。
覆车纵弗戒,怀璧庸非尤?
新喜诏改制,吏良政傥修。
喁喁向北极,犹是赤子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