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北医难觅,圆南计总隤。
浪游人海去,空入宝山回。
刘蜕文成冢,君苗砚已灰。
中庭抚枯树,太息此琴材。
梦北医难觅,圆南计总隤。
浪游人海去,空入宝山回。
刘蜕文成冢,君苗砚已灰。
中庭抚枯树,太息此琴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在济南生病时所作的杂诗之一,名为《济南病中杂诗(其五)》。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
首句“梦北医难觅”,以梦境开始,暗示了诗人对北方寻求良医的渴望,却难以实现,隐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着“圆南计总隤”一句,通过对比南北,表达了计划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浪游人海去,空入宝山回。”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漂泊,看似追求到了许多(比喻为“宝山”),但实际上却一无所获,暗喻了人生的虚幻与空洞。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刘蜕文成冢,君苗砚已灰。”这里引用了历史典故,刘蜕和君苗都是古代文人,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象征才华与命运的不公。刘蜕的文集成了冢,意味着才华被埋没;君苗的砚台已成灰,象征着才情消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探讨。
最后,“中庭抚枯树,太息此琴材。”诗人站在庭院中,抚摸着枯萎的树木,发出叹息,将自己比作琴材,暗示了自己虽有才华,却如同枯木一般,无法施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展、命运多舛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才华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