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热三首·其三》
《热三首·其三》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朱李沈不冷,彫胡炊屡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歘翕炎蒸景,飘飖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0)
注释
朱李沈:指代某三个姓氏的人。
彫胡:古代一种草本植物,可食,这里指粗粮。
将衰:即将衰老。
被褐:穿着粗布衣裳。
歘翕:形容快速或忽然。
炎蒸:酷热蒸腾。
征戍人:出征的士兵。
解甲:脱下战甲,比喻结束战斗。
沾巾:流泪,这里指饮酒以表达悲伤。
翻译
朱李沈姓氏的人并不冷酷,常常烹煮雕胡这种食物。
身体逐渐衰老,骨头疼痛难忍,穿着粗布衣裳,却只能徒增饥饿感。
炎热的阳光下,士兵们辛苦劳作,快速地移动着。
即使征战十年,我也希望能卸下战甲,只为与你们共饮一壶泪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热三首(其三)》。在这短暂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变迁、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

“朱李沈不冷,彫胡炊屡新。”这里的“朱”、“李”、“沈”可能指的是不同的季节或事物,它们虽然在外观上看似不断变化,但实质上却是循环往复,没有真正的冷暖之分。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描绘出夏日炎热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事无常、变幻莫测的感受。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这两句则是从个人体验出发,表达了诗人对健康和生活的担忧。“衰”意指衰败或年老,“骨尽痛”形容身体的疼痛难忍;“被褐”则象征着诗人的贫穷与困顿,尽管频繁尝试,却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歘翕炎蒸景,飘飖征戍人。”这里描绘的是酷热的夏日景象和军旅生活的艰辛。“歘翕”形容热气上腾,“炎蒸”则是极端的高温;“飘飖”、“征戍”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离乱与无常。

最后,“十年可解甲, 为尔一沾巾。”诗人表达了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即使是在军旅之中,也希望能够有机会摆脱战衣,享受一丝安宁。这一句也隐含着对未来某种美好生活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生命和人性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龙泉分司次黄九成韵寄陈吉甫

人静台深思独幽,读书兼律足销忧。

雨饶石壁苔花厚,日午砖阶树影稠。

客子光阴过四月,乡园桑梓梦孤舟。

东西奔走红尘倦,此足何年濯粤流。

(0)

石首县

廛市临江澨,涛声白昼寒。

丹青卫公庙,紫翠锦林山。

芹泮儒风盛,花封化日闲。

偶逢陈大尹,能慰客怀宽。

(0)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一

长安号天府,迤逦带河山。

爰稽古分野,正居井鬼间。

沃壤亘千里,陆海莽平川。

自昔饶物产,匪独贡琅玕。

公刘有遗风,稼穑日滋蕃。

载观西都赋,富庶难备言。

(0)

题先照楼

初日团团出海东,凌晨先照最高峰。

不知今日华严界,楼阁新开第几重。

(0)

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其六

住近韩家昼锦堂,不将牙纛诧同乡。

翻嫌相国归来日,腰下犹悬太守章。

(0)

题李早画马

平沙如雪草如烟,想见春风士马閒。

玉勒锦鞯尘土化,画图流落尚人间。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