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颂九首·其一六合雷声》
《宋颂九首·其一六合雷声》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四言诗

六合雷声,中国有君。涂其耳目,不使听闻。

隔在荒外,嗟尔并人。

(0)
注释
六合:指天地四方,古代常用以代指天下。
中国: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这里指中原地区。
涂:涂抹,遮蔽。
耳目:比喻人们的视听。
嗟尔:感叹词,表示惋惜或责备。
并人:指边远地区的人。
翻译
天地间雷声震动,中国啊,你有明君。
遮蔽他们的视听,不让他们听到真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避开尘嚣的生活状态。"六合雷声,中国有君"一句,以宏大的天气变化象征着国家的变迁和君主的存在,但这种变化与统治对诗人来说已不再重要,因为他选择了退隐。

"涂其耳目,不使听闻"表达了诗人刻意隔绝自己,避免听到外界的喧嚣,这种行为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清高自守、超然物外的一种生活态度。

"隔在荒外,嗟尔并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与疏离。诗人置身于荒凉之地,与世俗的人们拉开了距离,发出感慨,似乎在叹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斥的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想。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特别是那些崇尚道家或佛家的诗人,他们往往倾向于逃离红尘,寻找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简侯研德并示记原

当飨休听《暇豫歌》,破巢完卵为铜驼。

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

击筑泪从天北至,吹箫声向日南多。

知君耻读《五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0)

菩萨蛮.十七夜

团圞一昔心头热。昨宵风景先离别。归去近红镫。

泪痕添几层。弦愁凭凤纸。诗稿钞三四。

只是断肠多。月明今夜何。

(0)

晚过高邮

绿杨遥指数归程,湖水连天八月平。

两岸人声喧晚市,几行鸦影入荒城。

野花篱落孤烟直,衰草祠堂老树横。

却忆画船秋泛棹,去年今日不胜情。

(0)

有赠·其二

幽兰并蒂写齐纨,知否烟汀得地安。

千里潇云湘水阔,孤根不耐九秋寒。

(0)

叠前韵答振之·其二

也如郊岛两诗囚,吟袂同悲宋玉秋。

好丑随人初嫁女,盛哀阅世旧封侯。

多才自古难青眼,好友于今渐白头。

万事若能如我意,大河应亦向西流。

(0)

自伤

双飞本是结同心,别鹤巢空侣莫寻。

月冷海天云寂寂,花残风雨夜沉沉。

看人往日悲僵瑟,嗟我于今亦碎琴。

欲觅鸾胶心未忍,关雎从此少知音。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