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无赤白囊,人间何地不耕桑。
陂塘处处分秧遍,村落家家煮茧忙。
野老逢年知饱暖,书生随例得猖狂。
雨馀天气初清润,曳履长歌出草堂。
二十年无赤白囊,人间何地不耕桑。
陂塘处处分秧遍,村落家家煮茧忙。
野老逢年知饱暖,书生随例得猖狂。
雨馀天气初清润,曳履长歌出草堂。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陆游所见的农村景象,展现了农民们在春夏季辛勤劳动的场景。"二十年无赤白囊"暗示了当地连续多年的丰收,没有饥荒之患,反映出社会的稳定和民生的富庶。"人间何地不耕桑"进一步强调了农耕与蚕桑业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陂塘处处分秧遍"描绘了田间插秧的繁忙景象,"村落家家煮茧忙"则展示了养蚕缫丝的热闹场景,这些都体现了农民们的勤劳和对丰收的期待。"野老逢年知饱暖"表达了老人们因丰年而感到生活的满足和安心,"书生随例得猖狂"则以轻松的口吻,描述读书人也因丰收而心情愉快。
最后两句"雨馀天气初清润,曳履长歌出草堂",描绘雨后清新湿润的环境,诗人悠然自得,漫步于草堂之外,长歌吟唱,寓示着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和谐与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