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舟及彭城,后舟过丰沛。
河冰坚无声,相隔两舍内。
舍舟轻觅车,累日不得至。
欲飞乏羽翼,欲渡安能济。
朝登柂楼望,林壑耸晴翠。
山中几陈迹,一一皆可喟。
到今飞鸟尽,何以留淹滞。
重怀眉山翁,文治今谁继。
前舟及彭城,后舟过丰沛。
河冰坚无声,相隔两舍内。
舍舟轻觅车,累日不得至。
欲飞乏羽翼,欲渡安能济。
朝登柂楼望,林壑耸晴翠。
山中几陈迹,一一皆可喟。
到今飞鸟尽,何以留淹滞。
重怀眉山翁,文治今谁继。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徐州》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前舟及彭城,后舟过丰沛”交代了舟行的路线,彭城和丰沛是历史名城,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接下来,“河冰坚无声,相隔两舍内”描绘了冬季河流结冰的景象,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寂静。
“舍舟轻觅车,累日不得至”写出了换乘陆路交通工具的不易,显示出行程的拖延。“欲飞乏羽翼,欲渡安能济”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境,如同鸟无翅膀无法飞翔,也无法轻易渡河。
“朝登柂楼望,林壑耸晴翠”转而描绘眼前景色,晴朗的山林让人心情稍有舒缓,但“山中几陈迹,一一皆可喟”又勾起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感叹人事变迁。
最后两句“到今飞鸟尽,何以留淹滞”以飞鸟喻指时光流逝,诗人感叹自己滞留于此,不禁怀念起过去的贤人,发出“重怀眉山翁,文治今谁继”的深沉追问,表达了对当今社会文治人才的忧虑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舟行经历和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考。
半郊红树,放樵苏驻马,水餐星饭。
万队炊香,认晴空烟散。江寒路远。
趁野井、露泉寻遍。帐角支铛,矛头淅米,凉飙催晚。
移车翠旗乍展。讶才增顿减,奇计千变。
朝食姑停,看封狼先剪。霜华又满。
费筹笔、夜深传膳。策笑量沙,功归曲突,云台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