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通访迹删和尚·其二》
《大通访迹删和尚·其二》全文
明 / 何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寂寂坐忘久,落花从满襟。

溪声清滞虑,云影荡轻阴。

听树知风性,闻蝉證物心。

淡然无所著,渐觉道情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静坐于山林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的理解。

首句“寂寂坐忘久”点明了僧人的修行状态,他长时间地沉浸在冥想之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接着,“落花从满襟”以花落衣襟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僧人超脱世俗的情感。

“溪声清滞虑,云影荡轻阴”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溪水潺潺的声音洗涤了僧人心中的杂念,云彩的阴影在阳光下消散,象征着心灵的净化。这里,溪声与云影成为僧人内心平静的象征,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听树知风性,闻蝉證物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悟。通过倾听树木与蝉鸣,僧人不仅理解了自然界的规律,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万物的本质。这不仅是对外界自然的观察,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禅宗中“见性成佛”的思想。

最后,“淡然无所著,渐觉道情深”表达了僧人修行的最终目标——达到一种超越物质、情感的淡泊境界,内心深处对道的追求越来越深。这种境界是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即达到涅槃,实现心灵的彻底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僧人修行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和对道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何绛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龙井新亭

暇政去旌旆,杖策访林邱。

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

云谷一临照,声光半载留。

轩眉狮子峰,洗眼苍龙湫。

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

湖山一日尽,万象掌中浮。

煮茗款道论,奠爵致龙优。

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

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

愿公归庙堂,用慰天下忧。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三十

当面非暗投,应机皆直说。

乾峰与云门,两口同一舌。

若是续貂人,弄巧便成拙。

(0)

颂古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两指爪开权撮起,一志头上为吹开。

这回不在身边立,休说清风偏九垓。

(0)

颂古二十七首·其四

驴前马后识灵云,满眼风埃绝点尘。

行偏天台并雁荡,归来重看锦江春。

(0)

悼退岩讲主呈英宗师

庵居曾结三年好,一住霞城会未期。

见说即除天竺寺,讣闻肠断白头师。

(0)

岫家居昌国南海上安期先生炼丹之地乡曰安期忆十岁时父携至于家山嘱之曰吾死当葬此地南水上时正朝此处可以荫汝父死日奉遗言而葬焉家废后岫出家从释为僧来多病多难幸不致死今已六十二岁虽学佛无所知粗明善恶因果不堕凡愚数中实父遗言所及今作一偈以代墓志云

千家山里阿爹坟,遥想年深草木昏。

山外潮回南水上,遗言千古及儿孙。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