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泉·其二》
《太平泉·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水边堪赋濯缨歌,来往游人分外多。

为问太平何处是,等闲不识起风波。

(0)
鉴赏

这首诗《太平泉(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太平泉”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首句“水边堪赋濯缨歌”,描绘了在清澈的泉水边,诗人可以吟唱着洗涤心灵的歌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濯缨歌”不仅指清洗帽缨的仪式,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

次句“来往游人分外多”,通过描述众多游人的到来,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热闹与繁华。

接着,“为问太平何处是”,诗人以一个疑问句提出,表达了对“太平”这一理想状态的探寻。这里的“太平”不仅仅是指表面的和平与安宁,更是深层的社会公正、人民幸福的状态。

最后,“等闲不识起风波”,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复杂与矛盾。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可能暗藏波澜,难以轻易察觉。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蛰龙须奋跃,何待禹门雷。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六

寒雪一颠,秋云半肩。渊默曲木,月行霁天。

转功能就位,借伴还入廛。

机用也离虚坎实,变通也坤断乾连。

(0)

绝句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0)

江山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0)

杜鹃花

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

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血溅。

嗟哉杜宇何其愚,万事成败皆斯须。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让放弑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亿,凝滞结恋胡为乎。

尔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谢豹何区区。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图。

百亿禽分百亿花,数若恒河沙复沙。

此花开时此鸟至,青枫苦竹为其家。

锦官玉垒不可念,翠华黄屋天之涯。

不闻十月杜鹃鸟,只见十月杜鹃花。

何必看花与听鸟,老夫日日自思家。

(0)

守岁行

一年辛苦岁终成,夜杵相闻晓甑香。

缸面浮蛆初滃滃,小槽压作春檐鸣。

东邻麦磨连日响,饼料已具蒌牙长。

磨刀霍霍割红鲜,银鬣翻光趁湖上。

岁阑无事且招邀,邻曲披榛共来往。

为言今岁胜去年,来岁应须更胜前。

去年除夜各走险,荒村千里无人烟。

今年山舍一炉火,妻子甥孙相对坐。

巷翁里媪在眼前,共酌瓦盆行果蓏。

只怜旧岁去无还,惜此须臾未去间。

多情一宿尚难别,况是相同一岁阑。

固知无计得留驻,只怕眠中不知去。

添灯续火甚慇勤,起写桃符觅诗句。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