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人以"高岩有鸟不知名"起笔,暗示了山鸟的独特与隐秘,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想象。接着,"款语春风入户庭"将鸟儿的鸣叫声与和煦的春风相结合,仿佛鸟儿在春风中低语,其声音温柔地飘进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美景的赞美上,他借"百舌黄鹂方用事"暗指那些善于鸣叫、引人注目的鸟类——黄鹂,暗示了世间繁华与喧嚣。然后,"汝音虽好复谁听"一转,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尽管黄鹂的歌声优美,但在众多鸣禽中,又有谁能真正倾听并理解这不知名的山鸟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被忽视,才华被埋没的感慨,也寓含了对人世浮躁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通过对比和反问,传递出对个体价值被认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