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栖贤山居十首·其一》
《栖贤山居十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爱友寻山住,山深人未归。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

夜来松火怯,独自理寒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栖贤山中居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物的情感世界。

首句“爱友寻山住”,点明了朋友对山的喜爱,选择在此居住,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接着“山深人未归”,描绘出山中环境的幽深,同时也暗示了朋友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及时返回,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和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不知”与“空见”形成反差,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通过“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流转。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景象,树木茂密,溪水潺潺,云雾缭绕,峰峦高耸,霜月微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夜来松火怯,独自理寒衣”则直接揭示了朋友在夜晚独自面对寒冷时的孤独感和生活细节,通过“松火怯”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山中夜晚的寒冷,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脆弱与坚强并存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庚辰正月过海子桥望西山晴雪烂然

湖桥柳色已津津,回首西山泼烂银。

天意自知寒不久,并将奇丽作新春。

(0)

荐溪宫谕省觐归赋诗末就而别八月七日礼部南斋独坐怅然有怀足成奉寄

铁篴风前早识君,还从石室见多闻。

圭璋世与连城价,鸾凤天成五色文。

春酒玉尊催献寿,夜筵红烛感离群。

停云又入西堂梦,不道仙凡路已分。

(0)

除夕望三儿不至·其三

少年东抹更西涂,菽水高堂亦望予。

今日更无人望我,秪应长是我思渠。

(0)

何廷佩方伯临别索诗用珂字韵

门外骊驹白玉珂,十年南北断经过。

腰犀颇觉君来重,鬓雪惊看我已多。

诗草正题戎有翰,烛花休问夜如何。

明朝烟雨潇湘路,惟见溪翁理钓蓑。

(0)

十月六日会同年于城东归途有作

宫槐影里散鸣珂,还忆联镳杏苑过。

天地百年欢会少,风云四海别离多。

苍生喜有诸公在,素食其如贱子何。

相约岁寒期不负,五湖烟水一渔蓑。

(0)

冬夕饯师邵柱史出按西川用子容侍读韵

骢马昂然不受驯,绣衣清拂晓霜新。

高堂正尔歌眉寿,远道无劳赋小旻。

到处豺狼应迹扫,别来山水更情亲。

春风不尽怀人意,都在青枫与绿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