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蹶嬴颠四海平,更思壮士作长城。
岂知产禄初萌蘖,应恨韩彭已就烹。
富贵渐生亡国态,英雄偏重故乡情。
风云不作歌声歇,日暮惟闻鸟雀声。
项蹶嬴颠四海平,更思壮士作长城。
岂知产禄初萌蘖,应恨韩彭已就烹。
富贵渐生亡国态,英雄偏重故乡情。
风云不作歌声歇,日暮惟闻鸟雀声。
此诗《过歌风台》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英雄命运的同情。
首句“项蹶嬴颠四海平”,以“蹶”、“颠”描绘了项羽与刘邦争霸天下的激烈场面,四海归一,天下太平,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更思壮士作长城”,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怀念,他们如同长城一般守护着国家,维护着和平。
“岂知产禄初萌蘖,应恨韩彭已就烹。”这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探讨。韩信、彭越等功臣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遭遇不幸,被刘邦所杀,表达了对英雄命运无常的无奈与痛惜。
“富贵渐生亡国态,英雄偏重故乡情。”这两句揭示了历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权力的积累,人们往往变得骄奢淫逸,失去了初心;而英雄们尽管身在高位,心中仍怀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体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
最后,“风云不作歌声歇,日暮惟闻鸟雀声。”以自然景象的宁静反衬出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寂寞,暗示了英雄虽逝,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将永远流传,如同日暮时分的鸟雀声,虽微弱却充满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悲壮,以及对人性、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