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
报国常怀丰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
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
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
报国常怀丰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
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
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诗中表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感受,他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对客居他乡时的雨声感到愁苦,反而欣喜于听到窗外的滴水声。这种独特的情感源于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他常常心系丰收,而非仅仅因为离别之情而感伤。诗人喜爱雨露滋润万物,即使在夜晚,也不介意倾听雨声直到天明。他起身披衣,静坐读书,等待黎明的到来,这体现了他的宁静与专注,以及对知识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关注民生和热爱学习的精神风貌。
弱水不可以航,石林不可以车。
人生贵守分,墙上难为趋。
茫茫八极内,狭径交通衢。
纷纷皆辙迹,扰扰论锱铢。
焦原诧齐踵,龙颔夸探珠。
片言取卿相,杯酒兴剪屠。
机事一朝露,妻子化为鱼。
林间有一士,蓬蒿翳穷庐。
种稻十数亩,种桑八九株。
有酒且饮之,无事即安居。
孰知五鼎食,聊保百年躯。
悠悠身后事,汲汲复何如。
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
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
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
交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鼍鳞撑空青,豕鬣振飒飁。
高藏日月气,清滴云雾汁。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五湖多风涛,蛟蜃头角?。
不如洿泽间,取足绩与鳛。
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慎勿惊松枝,天寒衣袂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