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
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
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
交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鼍鳞撑空青,豕鬣振飒飁。
高藏日月气,清滴云雾汁。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五湖多风涛,蛟蜃头角?。
不如洿泽间,取足绩与鳛。
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慎勿惊松枝,天寒衣袂湿。
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
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
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
交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鼍鳞撑空青,豕鬣振飒飁。
高藏日月气,清滴云雾汁。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五湖多风涛,蛟蜃头角?。
不如洿泽间,取足绩与鳛。
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慎勿惊松枝,天寒衣袂湿。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题赵文敏公画松之作,通过对画中松树的描绘,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松树的生动形象。诗人首先赞叹画中王孙(指赵文敏)的绘画才能无人能及,接着细致描绘了两棵松树,它们如同龙从冬眠中苏醒,根深扎大地,挺拔于高低起伏的地形。松枝交错,形态各异,如龙鳞般撑起天空,如猪鬃般随风摇曳。松树的气息仿佛蕴含着日月精华,云雾之水在其间流淌。
诗人借钓鱼者前来聚集,暗示画作引人入胜,五湖风涛虽险,蛟蜃出没,但都不如画中的洼泽宁静,足以让人满足。在松影下休息,凉意透彻心扉,诗人提醒观者不要惊动松枝,以免寒气打湿衣裳。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寓言式的表达,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和隐逸生活的理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