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五首·其三》
《秋怀五首·其三》全文
宋 / 孙嵩   形式: 古风

何处秋声多,竹外声历历。

凄切不禁寒,萧萧旧时碧。

此中白发愁,饷与秋风客。

(0)
翻译
何处秋意浓,竹林外清晰可闻。
那声音凄凉刺骨,如同往昔的翠绿在风中摇曳。
在这其中,满头白发的人满怀愁绪,仿佛赠予秋风中的过客。
注释
何处:哪里。
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指风声。
历历:清晰可闻。
凄切:悲凉、凄厉。
寒:寒冷。
萧萧:形容风吹动竹叶的声音。
旧时:过去的。
碧:绿色,此处形容竹子。
白发愁:满头白发的忧愁。
饷与:赠送。
秋风客:秋风中的游子或过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秋声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时光流逝而生的哀愁。

"何处秋声多,竹外声历历"一句,以问询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中秋意盎然的声音感受。这些声音是如此清晰可闻,就像是穿过竹林,回响在耳边,让人无法忽略。

"凄切不禁寒,萧萧旧时碧"一句,则深化了这种感觉,"凄切"形容秋风的悲凉与刺骨之感,而"不禁寒"则是对这份凄切情怀的一种身体反应。"萧萧"用来形容叶间风声的细微和连绵,这些声音让人联想起往昔那青碧色的竹林和时光。

"此中白发愁,饷与秋风客"一句,是诗人的自述。"此中"指在这片萧瑟的秋意之中,诗人感受到的是头发变白的忧愁,这种忧愁是随着秋风一起飘散的,与那位漫游的秋风客一样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哀愁,是一篇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孙嵩
朝代:宋

(1238—1292)徽州休宁人,字元京。以荐入太学。宋亡,隐居海宁山中,誓不复仕,杜门吟咏,自号艮山。有《艮山集》。
猜你喜欢

饮东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释迦黄面禅可誇,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繁枝摘索灿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五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

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

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

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0)

金缕曲·其二十二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一笑披衣起。笑昨宵、东风似梦,韩张卢李。

白发红云溪上叟,不记儿孙年齿。

但回首、秦亡汉驶。

苦苦渔郎留不住,约扁舟、后日重来此。

吾已老,尚能俟。少年未解留人意。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

天上玉堂人间改,漫欸乃声千里。

更说似、玄都君子。

闻道酿桃堪为酒,待酿桃、千石成千醉。

春有尽,瓮无底。

(0)

水调歌头·其十六和王槐城自寿

未信仙都子,曾识老仙翁。

卿卿少年去后,心与道人同。

挥麈不须九锡,开阁苦无长物,闲日醉千钟。

一笑欠伸起,儿戏大槐中。友彭聃,招园绮,傲乔松。

年来多惯世事,莫莫恼司空。

等得三朝好老,恰则而今虚左,梅信已先通。

富贵正不免,从此学痴聋。

(0)

水龙吟·其二寿周耐轩

多年袖瓣心香,重新拈出为公寿。

唤起老龙,如今正是,欠伸时候。

弱语闻莺,轻阴转柳,弦薰未透。

信江南,自有真儒未用,须待见、衮和绣。

闻说锋车在道,更四辈、传宣来骤。

蟠胸何限,天门夜对,春宫晨奏。

梅子阴浓,菖蒲花老,桔槔闲后。

但北关下泽,遗民社在,贺公归昼。

(0)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一

十载江湖寄此身,足香惯踏软红尘。

梦回一笑知何有,稳卧家山寂寞滨。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