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
《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全文
明 / 贝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璚台雪浪中。

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

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ūzhìníngyuǎnzhīxiàn
míng / bèiqióng

wànfānhàntōngchéngcháyǒuhóng

fēntóngzhùfēngyānwàishānyǒngqióngtáixuělàngzhōng

jīngchùwènrénshítóng

xīngláihǎogōngyòu西nányuèbàng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描绘了番禺自古以来与汉地相通的景象,以浪漫的想象赞美了友人朱质夫此行的壮志。首句“万里番禺自汉通”展现了地域的辽阔与历史的悠久,暗示了朱质夫此去的使命重大。次句“乘槎有客气如虹”借用神话中的乘槎上天的典故,形容朱质夫此行气概非凡,如同彩虹般绚丽。

第三句“地分铜柱风烟外”中的“铜柱”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地标,表示朱质夫将前往偏远之地,风烟迷茫,充满未知。第四句“山涌璚台雪浪中”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观烘托出宁远知县位置的险峻,犹如雪浪中的琼台,富有诗意。

“帝子旌旗何处问”暗指朱质夫此行肩负朝廷使命,而“黎人衣服与时同”则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怀,希望他们能与时代同步发展。最后两句“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诗人以苏轼的风格寄寓祝愿,希望朱质夫在远方也能保持诗酒风雅,如同满弓之月,意蕴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地理描绘、神话传说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边疆治理的期待,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贝琼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饮横山吴氏醒酣亭

孤云落日鱼龙界,横山又在孤云外。

一朝坐我横山中,回顾反觉人寰隘。

就中最爱吴家亭,浪花堆里一点青。

干山在南绍山北,亭山正直中间停。

天风飘飘吹我袂,自觉蓬瀛不难至。

安得刘伶李白共此举瑶觞,百川吸尽无由醉。

(0)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其三

小圃今何有,犹闻白雪歌。

未论金作谷,聊诧玉为柯。

问字人来少,窥檐鸟下多。

雪中吾欲去,兴尽奈渠何。

(0)

庚申长至有事于东陵倪冢宰吴韩两少宰俱有诗赠行和之

古木荒城谏议祠,旧游犹认壁间诗。

河山气槩宸游后,星月光芒祼献时。

镫火穿林人散乱,冰霜横道马差池。

寒郊风物那须问,夜下襜帷信所之。

(0)

八月十六夜匏庵携酒过宜晚轩·其二

月夕花朝送酒频,朱周李赵陆徐陈。

十年亦是须臾事,对月今宵只二人。

(0)

赠毕生昭

少年落笔便苍然,三礼君家信有传。

我觉后生真可畏,子于同辈复谁先。

一枝仙桂花相付,百步垂杨叶惯穿。

他日山东看小录,程文还有几多篇。

(0)

匏庵因菜根之句复次前韵和之

龋齿生憎玉蔗浆,短齑真称腐儒肠。

若论滋味风皆下,便说酸寒理亦当。

千里远陪吴下豉,多年何用禹馀粮。

康侯去后谁为赏,耕织还须问当行。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