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涂秋物互飘萦,整月华桐娈欲并。
石镜辩烟悽愈显,红窗新炥郁还成。
通人戏羽嫣然落,袅草澄波相背明。
已近鹍弦第三拨,星河多是未峥嵘。
云涂秋物互飘萦,整月华桐娈欲并。
石镜辩烟悽愈显,红窗新炥郁还成。
通人戏羽嫣然落,袅草澄波相背明。
已近鹍弦第三拨,星河多是未峥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月明中的船上场景,诗人在 船中聆听朋友的琴声。"云涂秋物互飘萦"表达了一种秋天的迷离与物是非的意境,秋意浓厚,物象模糊,不清晰。"整月华桐娈欲并"则形容了一个圆满的月亮,如同精美的桐木制成的镜子一般,月光中似乎还蕴含了一种温柔的欲望或期待。
"石镜辩烟悽愈显"里,石镜可能象征着清澈明净的心灵或艺术的纯粹,而"辩烟"则是对琴声在夜晚空气中的回响,如同烟雾一般在月光下更加清晰可闻。"红窗新炥郁还成"描绘了一幅室内的温馨画面,红色的窗棂透出的是刚刚点燃的灯火,映照着室内的静谧与安宁。
"通人戏羽嫣然落"可能是在形容朋友的琴声如同轻盈飘逸的羽毛般从天而降,带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而"袅草澄波相背明"则是对水面的描写,月光下,水面如同丝绸一般平静,与岸边的草木形成鲜明的对比。
"已近鹍弦第三拨"中,"鹍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弓形乐器,这里则是指朋友所弹奏的琴,而"第三拨"则意味着这已经是琴声的高潮部分。最后,"星河多是未峥嵘"表达了一种对于未来或者更高境界的期待与向往,如同璀璨的星辰和宽广的天河一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月夜舟中的琴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九秋挽带,三春判袂,才信别离容易。
玉簪恩重,金鸭香浓,靓妆依约在臂。
去年此日,梁鸿溪畔,绛纱初系。
便广陵、听吹箫明月,忍看佳丽。月中情,花下泪。
几回难说,向人前寄。
绣床停剪,锦字裁绡,空懊黔娄夫婿。
眉间眼底,蹙新愁、还教暗避。
归来亲揾啼痕,道伊备细。
贮腹书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雾飞云遣。
老笔纷披姿媚出,冰洒铁梅芳泫。
高咏遍、蜀笺吴茧。
六代江山文酒地,记孝侯、台畔春阴浅。
龙竟卧,蠖羞展。客游不藉纵横显。
日端居、犀香温透,墨池摩扁。
生受鹿门妻子福,万态扰龙驯犬。
爱白璧、微瑕全免。
相约卜邻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
花共插,竹同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