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贪读两行书,人世乐事都如愚。
而今却欲释前憾,奈何意气难如初。
每逢花开与月圆,一般情态还何如。
当此之际无诗酒,情亦愿死不愿苏。
花逢皓月精神好,月见奇花光彩舒。
人与花月合为一,但觉此身游蕊珠。
又恐月为云阻隔,又恐花为风破除。
若无诗酒重收管,过此又却成轻辜。
可收幸有长诗篇,可管幸有清酒壶。
诗篇酒壶时一讲,长如花月相招呼。
有花无月愁花老,有月无花恨月孤。
月恨只凭诗告诉,花愁全仰酒支梧。
月恨花愁无一点,始知诗酒有功夫。
些儿林下闲疏散,做得风流罪过无。
少年贪读两行书,人世乐事都如愚。
而今却欲释前憾,奈何意气难如初。
每逢花开与月圆,一般情态还何如。
当此之际无诗酒,情亦愿死不愿苏。
花逢皓月精神好,月见奇花光彩舒。
人与花月合为一,但觉此身游蕊珠。
又恐月为云阻隔,又恐花为风破除。
若无诗酒重收管,过此又却成轻辜。
可收幸有长诗篇,可管幸有清酒壶。
诗篇酒壶时一讲,长如花月相招呼。
有花无月愁花老,有月无花恨月孤。
月恨只凭诗告诉,花愁全仰酒支梧。
月恨花愁无一点,始知诗酒有功夫。
些儿林下闲疏散,做得风流罪过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花月长吟》,以花和月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诗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沉迷于读书,对世间欢乐未能尽享,如今想要放下过去的遗憾,却发现心境难以复原。他感叹在花开月圆的美好时刻,尽管情态依旧,但没有了诗酒相伴,生活似乎失去了色彩。
诗人将花、月、人三者融为一体,寓言般地描绘出自己在花月世界中的游历,然而又担心美景会被云遮月、风吹花败所打断。他庆幸有诗篇和美酒作为慰藉,通过诗酒的陪伴,让花月之美得以长久留存。诗人感慨有花无月或有月无花的遗憾,借诗表达月之恨、花之愁,认为唯有诗酒才能化解这些情感。
最后,诗人以“些儿林下闲疏散,做得风流罪过无”结尾,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与诗酒之乐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暗示了诗酒对于排解生活烦恼的重要作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邵雍诗人的独特审美和人生哲学。
妾面如花开,妾心似兰死。
花开色易衰,兰死香不已。
愿持枯兰心,终焉托君子。
君行胡不归,两见秋风起。
鸿雁只空来,音书无一纸。
夜夜梦见君,朝朝懒梳洗。
不忆霜月前,丝桐为君理。
千古万古悲,悠扬逐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