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0)
注释
愁疾:愁绪沉重。
寻林:走进森林。
转谷:拐过山谷。
精舍:僧人居住的小屋。
饭僧毕:僧人们用完餐。
石渠:石头砌成的水道。
金子耀霜橘:金黄的橘子在霜中闪烁。
竹房:竹制的小屋。
旧游:过去的游览。
石髓:石头中的精华。
傍崖:靠近山崖。
日暮:傍晚。
远公:远方的高僧。
虎溪:地名,有虎出没的溪流。
翻译
午时听到山中钟声,起身散步以舒缓愁绪。
走进树林寻找灵芝,转过山谷松树苍翠繁密。
路边发现精致的僧舍,僧人们刚用完饭在长廊休息。
石渠流淌着雪水,金黄的橘子在霜中闪闪发光。
怀念往昔在竹屋的时光,整日在此小憩。
深入洞穴探寻石髓,沿着崖壁采集蜂蜜。
傍晚告别远方的高僧,虎溪边他送我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开篇便是听闻寺庙中的钟声,引发诗人外出散步,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忧虑和身体的不适。这两句已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向往,以及通过这些手段来寻求心灵的平静。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接着诗人寻找灵芝(传说中的仙草),在深山幽谷中漫步,感受着松树浓郁的绿意,这些景物都让人的心情得到净化。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诗人来到一处精舍(寺院或道观),看到这里的建筑开阔,僧侣们在长廊中用餐的情景,这些都是佛教文化中的宁静与和谐。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冰冷的山涧之水如同下雪一般纯净,而某处的金属制品(金子)在寒冷中闪耀着光芒,连同橘树上的霜都被映衬得如此晶莹剔透。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诗人坐在竹屋之中,回忆起往昔的旅行经历,感慨万千,时间仿佛在宁静中缓缓流逝。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诗人探访山洞,观察岩石的奥秘,并且在悬崖之旁采集天然的蜂蜜,这些行为都充满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欣赏。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最后,随着日落,诗人告别远方的朋友,在虎溪这个地方得到了朋友们的送别。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以及与佛教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净化的追求。每一句都透露着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思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赠友人制砚

凤池研瓦墨成螺,书画皆圆晋法多。

爱尔米家新制好,水岩真紫胜洮河。

(0)

和太仓许子题宋高宗赐岳武穆王班师手诏后·其二

龙颜多为讲和开,有诏班师手自裁。

雪耻枉居勾践国,会稽山解笑人来。

(0)

咏史·其八

鱼皮新作羽林军,毳帐横开长白云。

辽海多鱼持作饭,黄羊不用射千群。

(0)

怀沙亭独坐有作·其一

宴坐山手动一年,光风霁月本非禅。

无言最与梅花似,开落教人见自然。

(0)

峡山号子

潮至胥江水渐微,峡门开处野猿归。

空王亦爱禺阳好,飞寺而今更不飞。

(0)

阅汪文冶始信峰草堂纪略率题六绝·其五

穿地峰峰似箨龙,松身缭绕玉芙蓉。

飞梯不向崖端造,咫尺应愁紫翠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