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扶我上荒台,天外青山列障开。
万里云阴随雨至,九边风色送秋来。
水流今古同悲响,诗吊幽燕有霸才。
几处暮砧催剪尺,白杨衰草雁声哀。
斜阳扶我上荒台,天外青山列障开。
万里云阴随雨至,九边风色送秋来。
水流今古同悲响,诗吊幽燕有霸才。
几处暮砧催剪尺,白杨衰草雁声哀。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诗人站在荒凉的黑窑厂台上所见的景象。夕阳余晖映照,为诗人提供了前行的力量,他眺望远方,只见青山如屏障般展开,展现出壮阔的自然画卷。随着乌云密布,万里天空阴沉,预示着秋雨将至,而那强烈的边塞风也带来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流水的声音穿越时空,唤起诗人对历史沧桑的共鸣,他吟咏着幽燕之地的英雄往事,感叹其中的霸业英姿。远处,暮色中传来阵阵砧声,那是妇人们在准备寒衣,配合着白杨树的衰败和草原的萧瑟,以及南飞大雁的哀鸣,构成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秋日图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感慨,展现了戈渡清人对于时序更迭、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有客厌事事,洁身山之幽。
寒暑不相贷,乃有卒岁忧。
有生此有事,简之成赘疣。
澄江本无浪,不如信虚舟。
六经力道要,无以利心求。
一朝与理会,万境真天游。
伊水正清泠,子行无滞留。
西风昨夜至,送子至中流。
落月洒残梦,已看古岸头。
我病强送君,是行良难俦。
异时清门下,谁识东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