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碧洞锁柴扉,中有真人学息机。
却笑白云行不得,风来又过别山飞。
丹崖碧洞锁柴扉,中有真人学息机。
却笑白云行不得,风来又过别山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息机”思想,即摒弃尘世的纷扰与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首句“丹崖碧洞锁柴扉”,以“丹崖碧洞”渲染出一个幽静神秘的隐居之所,而“锁柴扉”则暗示了此处的主人远离尘嚣,独享宁静。接下来,“中有真人学息机”一句点明了居住于此的并非凡人,而是修炼内功、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真人”。这里的“息机”不仅指停止外在活动,更是指心灵的净化与自我超越。
“却笑白云行不得,风来又过别山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云和风赋予情感与行动能力,通过它们的“行不得”和“又过别山飞”,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白云无法停留,风则引领着它飞向远方,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寓意着修行者追求的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明代诗人张家玉对于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向往。
天生俊物。甚少年惨绿,如此寒乞。
酒后茶馀,聊佐谈锋,怜伊口齿清绝。
诗脾苦涩君休笑,只独抱、素心而活。
看纷纷、南北杨卢,都是蜜翁瓜葛。多少朱门酒肉。
觉风味与尔,甘苦全别。
偶借青灯,微吐心花,终是蕙兰幽叶。
佳人薄命也同调,也略颦、鸦黄娇额。
只谏林、撷取孤芳,瓠史仅容名列。
水濛濛,烟袅袅,红遍江南树。
小陆怀中,数颗偏怜汝。
笑他梅子心酸,莲儿心苦,都让尔、甘芳如许。
憎悽楚。记得解橘春纤,指冷偎人处。
一别吴娘,往事浑无据。
自从那日传柑,几番元夜,总则是、泪珠如雨。
琴心欲语。向花间、奏出闲情无数。
舞榭歌楼游历处,莫笑词仙吟苦。
旧迹青邱,新声白石,订就金荃谱。
酒杯跌宕,鬓丝休叹迟暮。
曾羡韵事流传,双鬟画壁,唱遍旗亭路。
一笛东风吹梦醒,不是寻常箫鼓。
侧帽狂怀,题琼俊笔,都把红腔度。
江南春暖,客愁堆满烟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