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
透云寒日半晴阴。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
不堪华发故骎骎。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
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
透云寒日半晴阴。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
不堪华发故骎骎。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
诗人以鼓棹为起始,将行船与江雪霁日的景象巧妙结合,表现出一种急切欲行的氛围。"是行应快吴吟"透露出对远方所托付的思念和期待。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流露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迫切。
"透云寒日半晴阴"一句,通过对气候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生动的画面,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接着"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刻画,层次分明,色彩鲜明,展示了一幅冬日江南的静谧图卷。
诗人在"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这里的“案上文书”不仅是物质之载体,更是智慧和文化传承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先贤思想的尊崇,以及在静谧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
然而,随后的"不堪华发故骎骎"一句,却又转为对自己衰老状态的感慨。"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则是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持的心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哲学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境界。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余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搏,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