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三关,安和四体,静无忧扰相煎。
太微冥契,元始语诸仙。
玉宇重修妙典,西台□、南岳题篇。
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云边。
曾降圣,金坛夜拜,高驾留连。
论琼华灵液,形与神全。
形体须凭妙气,神来舍、黄阙丹田。
真精旨,明光辅相,天地保长年。
调理三关,安和四体,静无忧扰相煎。
太微冥契,元始语诸仙。
玉宇重修妙典,西台□、南岳题篇。
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云边。
曾降圣,金坛夜拜,高驾留连。
论琼华灵液,形与神全。
形体须凭妙气,神来舍、黄阙丹田。
真精旨,明光辅相,天地保长年。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张继先所作,名为《满庭芳·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道家修炼之法与境界的词章。
“调理三关,安和四体,静无忧扰相煎。” 这几句讲的是修炼者要调整身体的三个关键部分(即下丹田、心肺、脑海),使四肢百骸和谐统一,达到一种内心宁静无忧的状态。
“太微冥契,元始语诸仙。” 这里提到的“太微”指的是天界的最高层次,而“元始”则是道教中的最高神明。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与高级仙灵沟通的心境。
“玉宇重修妙典,西台□、南岳题篇。” “玉宇”象征着纯净的精神世界,“重修妙典”意味着对道家经典的再次研习和修炼。“西台”和“南岳”可能指的是特定的仙境或山岳,诗人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诗篇。
“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 这里,“崇□好”可能是一个词语的遗漏,需要具体的古籍文本来确定。“身田在世”意味着身体仍然留在尘世,而“心向太清天”则表达了诗人内心追求高洁无为的道家境界。
“云边。曾降圣,金坛夜拜,高驾留连。”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仙界降临的人间圣者的场景,“金坛夜拜”可能是指对神灵的崇拜仪式,而“高驾留连”则形象地表达了仙者不愿离去的意境。
“论琼华灵液,形与神全。” “琼华灵液”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一种修炼物质或精神层面的滋润,“形与神全”意味着在这种修炼下,身心都能得到保全。
“真精旨,明光辅相,天地保长年。” 这几句强调了通过修炼得以纯净的真精(即道家中的真性)和内在的智慧之光,可以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词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理念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境界的追求。通过对宇宙、仙灵以及个人修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