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烛影摇红.望远》
《烛影摇红.望远》全文
明 / 徐媛   形式: 词  词牌: 烛影摇红

一上高楼,夕阳影里无穷路。

冷烟衰草送秋时,曾记临岐语。归信莫教轻误。

恨西风、偏成间阻。虚窗促织,别院寒砧,总添愁苦。

过尽征鸿,踟躇没计传衷素。

织将锦字又模糊,颠倒难重数。小月花梢微露。

镜台前、暗窥眉妩。玉箫声断,金鸭香寒,梦回谁诉。

(0)
鉴赏

此诗《烛影摇红·望远》由明代诗人徐媛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凄美画面。

首句“一上高楼,夕阳影里无穷路”,开篇即以高楼、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景象,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夕阳的余晖洒在无尽的路上,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道路漫长而未知。

接着,“冷烟衰草送秋时,曾记临岐语”两句,通过冷烟、衰草等意象,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同时也勾起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不舍。

“归信莫教轻误。恨西风、偏成间阻”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无法传递信息的遗憾和无奈。西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成为了阻隔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象征。

“虚窗促织,别院寒砧,总添愁苦”几句,通过描写窗外的促织声和远处捣衣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这些声音如同心灵深处的哀歌,加重了主人公的愁绪。

“过尽征鸿,踟躇没计传衷素”中,“征鸿”象征着远方的旅人或信使,表达了对能够传达心意的渴望,但最终却只能徒劳无功,凸显了通信不便带来的痛苦。

“织将锦字又模糊,颠倒难重数”则以织锦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试图表达内心情感的艰难,锦字的模糊和颠倒,象征着情感的难以清晰表达和沟通的困难。

最后,“小月花梢微露。镜台前、暗窥眉妩。玉箫声断,金鸭香寒,梦回谁诉”几句,通过月光、镜台、玉箫、金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在夜晚独自回忆、思念的情感,以及对无人倾听自己心事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深秋季节登高望远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徐媛
朝代:明

(1560—1620)苏州府长洲人,字小淑。副使范允临妻。工书画,好吟咏。与寒山陆卿子相倡和,吴中士大夫交口誉之,称吴门二大家。有《络纬吟》。
猜你喜欢

次韵蒋立恭清明上冢

去年载酒东郊路,水畔花前醉咏诗。

今日垄头空洒饭,伤心思忆去年时。

(0)

度石门岭

石径浮云上,攀缘险莫当。

一心祗扈跸,不敢戒垂堂。

(0)

送龙参归南昌

渌水明堪染,桃花吐未齐。

君归渡南浦,春草正萋萋。

(0)

刘氏松筠轩

西昌城西松竹深,开轩幽绝坐繁阴。

常疑白昼起雷雨,还乐清夜闻璆琳。

一从蓟北淹羁旅,十载天涯思故林。

亦有茅堂傍东郭,白头南望最关心。

(0)

次韵陆伯阳林塘晚咏兼简雷道夫·其二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

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

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0)

杂诗三首赠陆伯阳·其一

中夜不能寐,揽衣步前楹。

员灵肃清穆,凉风飒以兴。

秋虫亦何悲,流响于阶庭。

徘徊感节变,绵绵忧思生。

四时掷人去,忽如流电惊。

立身庶及时,僶勉苦无成。

窃愁盛年迈,将与秋草并。

念之不得言,俛默伤我情。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