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凌峰不觉遥,耶溪频负道猷招。
谈经近厌天花满,欲谢时人隐沃焦。
采药凌峰不觉遥,耶溪频负道猷招。
谈经近厌天花满,欲谢时人隐沃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追求。首句“采药凌峰不觉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山中采药时的自由与忘我,仿佛攀登高峰也变得轻而易举,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次句“耶溪频负道猷招”,则暗示了外界对他的邀请与诱惑,但他却屡次拒绝,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表现出对传统道家思想的遵循与实践。
接着,“谈经近厌天花满”一句,通过“厌”字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知识的淡漠,以及对真正智慧的追求。这里的“谈经”可能指的是对经典或高深学问的讨论,而“厌”字则表明他更倾向于内心的体验与自然的感悟,而非外在的知识积累。“欲谢时人隐沃焦”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渴望远离尘嚣、遁入自然的心愿,希望在沃焦(传说中的火山)这样的极端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士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自然与内在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日暮雪色深,旷野绝行踪。
舆人惑四方,东西视天风。
忽然见新月,冉冉来云中。
雪亦能照夜,得月光始通。
度彼九曲坂,赖此两素容。
不知城郭近,杳尔闻微钟。
我从天末来,已觉下界空。
穿盐井,千尺深。
利锥钻石石迸火,邪许相呼千杵音。
石尽火鸣油喷起,不息雨中然水底。
一镫引作百十镫,筒盛脬封走千里。
篾篓万个来江边,暑天雪花堆满船。
那畏烟薰草木死,更愁卤下伤民田。
只有盐商好意气,十年往往为高官。
夜半地祗乘龟升紫府,遍体疮瘢与天语。
海眼凿穿地肺裂,血液烧枯阳外吐。
井星摇摇井络坼,鳌脊蜂窠孔难数。
直恐深漏地下天,唤起娲皇不能补。
帝闻颔首意无奈,第敕鹾家峻盐课,盐课重时穿井懦。
井水日退课日增,灶户十家九家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