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役行》
《苦役行》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古风

昔日苦征役,乃是耳闻之。

今日苦征役,乃是亲见之。

昔时役苦犹可闻,今时役苦不可陈。

陈之不能罄苦辛,陈之有耳不汝闻。

陈之又恐长吏嗔,人宁犯虎勿犯吏。

猛虎杀人人立死,长吏杀人不得死。

上悬于天,下踏实地。

长吏徵夫直入庭,长吏徵夫不容停。

一户一月凡三徵,二户男成丁一丁。

上写年岁五十零,紫膛面色今黄青。

脚气浮肿心不宁,只得出门赴王程。

回头低向役妇陈,十家为甲五为邻。

不得脱身,不敢脱身,恐贻汝祸并他人。

前日畜鸡畜至今,乡秤曾秤重两觔。

卖之可得银六分,此鸡与汝办米薪。

薪难妇采,役难夫代。

哀哉先哲言,难保谁在谁不在。

(0)
鉴赏

这首《苦役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深刻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劳役制度下的苦难生活。诗中通过对比“昔时”与“今时”的苦役经历,展现了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的悲惨境遇。

诗的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过去的耳闻之苦与现在的亲历之痛进行对比,强调了苦役的普遍性和残酷性。接着,诗人指出,过去的苦役虽能通过口述传达,但现在的苦役之痛却难以言尽,因为不仅担心长官的责罚,还害怕连累他人。这种对权力的畏惧和对未来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民生活的恐惧与无奈。

诗中描述了劳役的频繁与苛刻,一个家庭每月三次征调,甚至两个成年男子只保留一人服役,留下一人在家维持生计。这样的政策导致了家庭经济的极度紧张,人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劳役,还要承受生活物资的短缺。诗中提到的脚气、浮肿等症状,以及心神不宁的状态,生动地描绘了劳役给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双重折磨。

最后,诗中引用“哀哉先哲言,难保谁在谁不在”,表达了对过去智慧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整首诗以强烈的现实感和情感深度,揭示了封建社会劳役制度对普通民众的残酷压迫,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五月二十日自杭返仪徵舟中纪行·其一

舟行真自在,风顺不稽程。

天逐江流转,帆随鸟翼轻。

越山青未断,吴岫远相迎。

少泊依沙岸,东冈月色明。

(0)

送云浦出塞觐亲·其二

晓起严征橐,霜花入望纷。

马头升旭日,鸿背落寒云。

海气深秋肃,笳声绝塞闻。

旅怀当此际,一倍感离群。

(0)

送发灵和尚

朔风吹不断,阴云阻前程。

辽河冻复裂,积雪埋高城。

安居不出户,凛凛如履冰。

君于此时去,去去何为情。

方袍敝且薄,安与严寒争。

我苦莫能助,岂能留君行。

搴裳不撒手,暮鸟孤烟横。

(0)

梧州杂诗·其二十一

朝睹南阳奏,强藩已就擒。

弃城知法在,问罪见谋深。

帐外军声寂,怀中帝诏临。

两年三授首,真是快人心!

(0)

临轩曲·其十五

中兴特重玉堂宾,固请加恩放八人。

不是圣朝恩太吝,分明珍惜笼微臣。

(0)

临轩曲·其十

词澜正倒夜偏阑,中使频催蜡烛残。

帝辇欲还宫漏促,花砖队队宿鹓鸾。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