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相距尺有咫,雷电六丁绕吾指。
药师马上寄小瓢,夜半一滴洒千里。
古湫源竭老蛟泣,新秧秀濯田畯喜。
匣收宝剑捲阴符,师归宴坐茅峰里。
人天相距尺有咫,雷电六丁绕吾指。
药师马上寄小瓢,夜半一滴洒千里。
古湫源竭老蛟泣,新秧秀濯田畯喜。
匣收宝剑捲阴符,师归宴坐茅峰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道教祈雨仪式的神秘场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人与天的距离形容为"尺有咫",暗示了道教修行者的神通广大。"雷电六丁绕吾指"象征着道士借助自然之力,掌控风雨的能力。药师(可能指药师菩萨)的形象出现,通过小瓢传递雨水,展现出道教祈雨仪式中的神圣力量。
"夜半一滴洒千里"进一步强调了这滴雨水的神奇效果,能够普降甘霖,润泽千里农田。"古湫源竭老蛟泣,新秧秀濯田畯喜"则描绘了干旱后,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情景,田间的老龙为之欢泣,新秧茁壮生长,农夫们欣喜若狂。
最后两句"匣收宝剑捲阴符,师归宴坐茅峰里",诗人以道士收起宝剑和阴符,回归茅屋静坐的画面结束,体现了道教追求内修与外在法力的平衡,以及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祈雨为背景,展现了道教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丰收和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