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盘纡径,阴幽郁石台。
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
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
苍莽盘纡径,阴幽郁石台。
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
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苍莽盘纡径”开篇,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隐于茂密的山林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接着,“阴幽郁石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暗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四面环山却并不显得局促,反而在山与山之间,一条溪流或小河穿插而过,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这种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中的力量。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则将视角转向水面与岩石,潭水弯曲之处,微风吹过,带来柔和的声音,仿佛大自然的低语。岩石倾斜,映射出海水的颜色,又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与光影之美。
最后,“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感慨。在经历了万里的旅程后,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思考是否能再次回到这里,或许是对美好记忆的留恋,或是对未来探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与思考。
一路缁尘恼客。恰有磁州今日。
滑笏圆波,回环浅渌,仿佛旧游曾历。劳劳行役。
只此处、烦襟消得。芳草谁家兰泽。想像渔庄鸥国。
柳影缘堤,菰香吹水,点出倪迂小笔。
轻舟倘觅,胜吟倚、一鞭秋色。
万古云霄,问一羽、何人当得。
但随分、南州承乏,油幢画戟。
假节文从炎汉仿,借绯句亦香山觅。
尽翩翩、斜压帽檐攲,螭坳立。曾待漏,金门夕。
曾视草,銮坡侧。却翻疑定远,功成投笔。
麋鹿方惭簪绂系,貂婵那自兜鍪出。
是虎贲、还是蔡中郎,君须识。
漓江行近。讶凉伞万重,阴连无尽。
黛色浮空,樛枝拂地,幽赏驿程徐引。
悄然翠烟霏处,乍觉尘襟清润。
晚风峭,恍鸾吟吹下,瑶天笙韵。曾问。
来雁否,衡岳片云,不许南飞趁。
何意征人,身轻一羽,却向玉簪留印。
望中五钗承盖,定有仙灵栖稳。
上元字,但眠蚕谁寄,悠悠芳讯。
乍送轻帆去。却趁回波住。
小别经旬,早是秋光催暮。醉撷霜萸,怜断红非故。
伤心江上尊俎。瘴乡路。黯黯情味苦。
欢场可堪追溯。怨绿眉峰,应念天涯风絮。
甚日重来,寻唾绒窗户。一痕清泪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