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咏雨应诏》
《奉和咏雨应诏》全文
隋朝 / 许敬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

飘丝交殿网,乱滴起池沤。

激溜分龙阙,斜飞洒凤楼。

崇朝方浃宇,宸盼俯凝旒。

(0)
注释
舞商:指随着音乐起舞的开始。
初赴节:刚开始跟随音乐的节奏。
湘燕:湖南(湘)地区的燕子,这里代指远方的燕子。
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
飘丝:随风飘动的细丝,可能指舞动的丝带。
交殿网:与宫殿的网状装饰交织在一起。
乱滴:形容雨点滴落得杂乱无章。
池沤:池塘中因雨滴激起的小水泡。
激溜:湍急的水流。
分龙阙:从象征皇权的龙形城门处分流而下。
斜飞:以斜线方向飞溅。
洒凤楼:落在名为凤楼的高楼上,凤楼常用来指华丽的楼阁。
崇朝:整个早晨,从天亮到日出后一段时间。
方浃宇:才刚刚浸湿整个世界。
宸盼:皇帝的目光。
俯凝旒:低头凝视,旒为帝王冕冠上的串珠,此处形容皇帝专注的样子。
翻译
舞蹈随着音乐节拍开始,湘江的燕子也远方迎接秋天的到来。
轻盈的丝带交织在宫殿的网上,杂乱的雨滴落在池塘中泛起涟漪。
湍急的水流从龙形的城门分开,斜洒的雨点飞上了凤凰楼。
整个早晨雨水才刚刚浸湿大地,皇帝凝视着下方,他的目光仿佛静止在了珠帘之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季的细雨,通过对雨水在空中飘洒、殿宇间交织以及池沤汇聚等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同时,诗中的“崇朝方浃宇,宸盼俯凝旒”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皇权的颂扬之意,表明这场细雨可能与某种庆典或政治事件有关。

此外,从用词和意象来看,这首诗语言华丽,想象丰富,是一首集观察自然、表现个人情感以及颂扬君权为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敬宗

许敬宗
朝代:隋朝   字:延族   籍贯:杭州新城   生辰:公元592年—公元672年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

雪意沈沈,北风冷触庭前竹。

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

弹遍瑶池旧曲,韵泠泠、水流云瀑。

人间天上,四十年来,伤心惨目。

尚记当初,梨园无数名花簇。

笙歌缥缈碧云间,享尽神仙福。叹息而今老仆。

受君恩、沾些微禄。不堪回首,暮景萧条,穷途哀哭。

(0)

琵琶仙.题琵琶妓陈三宝小像

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

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

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苏小当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

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写。

争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动司马。

好称珠勒金鞍,许谁迎迓。

(0)

秋景·其一

秋来何物最关心,篱满黄花橘满林。

一艺未成惭夙志,千诗寄意记幽音。

奇文过眼聊成诵,奥义连篇费苦寻。

读倦焚香欣独坐,不时悦耳听幽禽。

(0)

山鸟

流水声喧乱石间,云罗峰顶鸟飞还。

一声冷叫山头月,人自闹时物自闲。

(0)

泛舟莲潭赏荷花

丛妍呈绿渚,烟景缀花朝。

沦皱枝微蘸,波光影细描。

落英鱼认饵,浮叶蚁为舠。

浥露斜偎岸,迎风弱俯桥。

低垂香欲滴,回映态如招。

延伫寻芳处,婀娜入短桡。

(0)

赋得开遍春花限臣字

风恬日暖艳阳春,南陌东郊处处新。

树底桃娘邀李妹,枝头蝶使唤蜂臣。

石家帐幔虚前席,潘县芳菲拜后尘。

珍重青皇须驻辇,酒旗招遍赏花人。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