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还天台省亲》
《送僧还天台省亲》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

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一位僧人回天台省亲的场景。首句“载经东去路迢迢”写僧人带着佛经踏上遥远的东行之路,显示出旅途的艰辛和僧人的虔诚。次句“应为宁亲到石桥”则点出僧人回家探望亲人的重要原因,情感真挚。

第三句“江上中斋寻午墅”转而描绘僧人在江上的行踪,他在中斋寻找午间的休息处所,可能是在江边的小屋或别墅,体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片刻的歇息。第四句“沙边夜梵杂寒潮”则描绘夜晚在沙滩边诵经的声音,与寒冷的江潮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第五句“宰官问法留三宿”暗示僧人在途中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款待,询问佛法并邀请他停留三宿,显示出僧人的佛法造诣和地方官员的敬仰。最后一句“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寺的期待,想象着自己会在寒冬之夜等待,聆听雪声,直到僧人归来,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省亲的旅程,展现了僧人与世俗生活的短暂交集,以及诗人对僧人深深的挂念和期待。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其二十出山

坐觉日月长,还疑宇宙隘。

长啸出山来,如在太虚外。

(0)

游钓台

古台临钓渚,遗像在苍烟。

有客随槎到,无僧依树禅。

风尘侵祭器,樵猎避兵船。

应有前朝迹,看碑数汉年。

(0)

莫春感兴

天涯芳草梦,此意未应泯。

独对风烟老,虚为江海人。

渔樵分落日,樱笋过残春。

举世无知己,他生应逐臣。

(0)

秋暑饮僧舍分韵得界字

夜露摇井梧,明河涵左界。

酣眠知何益,筋力久已懈。

馀氛薄中餐,幅巾无所挂。

欲去岂不能,有兴辄中败。

浮醅济瓜茗,阴鼎漉姜芥。

忽醉此山中,解衣如脱械。

凉飔扫地生,尘暑焚香迈。

空巢见落毛,石发卷如虿。

(0)

雨饮玲珑岩下

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

夜含星斗光,隐若金石气。

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

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

盆中蓄海石,左顾如牡砺。

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

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

回指南海峰,苍茫倘一至。

(0)

答烟萝隐者

月落烟雾动,遥知夜不眠。

紫苔生水底,白发坐岩前。

野鹤下窥影,山人疑问年。

微吟度小劫,劳赠远游篇。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