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曲折傍回栏,到此方知行路难。
东去已愁泥滑滑,西来又见路盘盘。
终三十里遑言近,到二层台始觉安。
若遇雪深冰冻阻,更从何处著征鞭?
车行曲折傍回栏,到此方知行路难。
东去已愁泥滑滑,西来又见路盘盘。
终三十里遑言近,到二层台始觉安。
若遇雪深冰冻阻,更从何处著征鞭?
这首诗描绘了过天山达坂的艰难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不易与挑战。首联“车行曲折傍回栏,到此方知行路难”开篇即点明了道路的崎岖不平,暗示了旅程的艰辛。颔联“东去已愁泥滑滑,西来又见路盘盘”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的湿滑与蜿蜒,表达了对前行的忧虑和困难的感知。颈联“终三十里遑言近,到二层台始觉安”则通过距离的描述,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不易,直到到达某个地标(二层台)才感到一丝安心。尾联“若遇雪深冰冻阻,更从何处著征鞭?”则预示了可能面临的更大困难,表达了对未知挑战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天山达坂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旅行中所遭遇的自然环境的恶劣与旅途的艰辛,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人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艰苦的旅程之中,让人感同身受。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笼金斗,时熨沈香。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卷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绣陌南头。
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
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殷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
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