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约疏梅蘸石泉,山涵弱柳借厨烟。
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风约疏梅蘸石泉,山涵弱柳借厨烟。
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风约疏梅蘸石泉"中的“风约”二字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疏梅"则是春日里最为素雅的花卉,其在石溪边轻轻地沐浴着泉水,显得格外纯净。接下来的"山涵弱柳借厨烟"中,“山涵”一词用来形容山色渐浓,更衬托出了“弱柳”的柔美,它似乎在向远处的厨房借取炊烟,以此来映衬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
第三句“竹篱茅屋倾樽酒”则是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享受田园生活的一种写照。“竹篱茅屋”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田园居所,而“倾樽酒”则透露出诗人在此安逸自得,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最后,“坐看银钩上晚川”中的“银钩”形容的是月牙儿般的新月,而“晚川”则是夜幕降临后的河流,这里诗人静坐观赏着这宁静的夜景,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梅、柳、竹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田园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
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
良苗浡然兴,生意各栩栩。
累月忧心焚,望云首恒举。
念彼陇上氓,沾涂愿作苦。
赤日灼秧针,泣视龟圻土。
妇子相睢盱,辍耕待官府。
官不为请命,曷以称众父。
飞牒投神宫,藉达天帝所。
步祷初归来,盆翻雨如许。
甘澍绿盈畴,积水可浮牯。
我将共番黎,欢歌醉其侣。
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
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
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
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
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
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
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