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沧浪水自清,曾闻渔父扣舷声。
四知稀复思杨震,千载谁能慕屈平。
得失真如鸱嚇凤,高低应似鸴嘲鹏。
何当挽取天河水,一洗人间两眼明。
浩浩沧浪水自清,曾闻渔父扣舷声。
四知稀复思杨震,千载谁能慕屈平。
得失真如鸱嚇凤,高低应似鸴嘲鹏。
何当挽取天河水,一洗人间两眼明。
这首诗以浩瀚的江河起笔,描绘出一种自然界的纯净与辽阔,引出对古代智者渔父悠然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四知”和“杨震”的典故,表达了对清廉自守的推崇,同时对比“千载”与“屈平”,展现出对高尚人格的追慕之情。
“得失真如鸱嚇凤,高低应似鸴嘲鹏”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中的得与失比作鸱吓凤,将境遇的高低比作鸴嘲鹏,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多变和不同境遇下的心态变化。最后,“何当挽取天河水,一洗人间两眼明”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净化人心,追求光明的愿望,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及生活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世界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