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0)
注释
盈盈:形容水清而满的样子。
一水:指一条河或一片水域。
隔:分开,隔离。
寂寂:非常寂静。
二更初:古代计时单位,大约是夜晚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这里指夜深人静之时。
波上:水面上。
思:思念。
罗袜:丝织的袜子,常用来形容女子脚步轻盈美好。
鱼边:此处可能指水边或者与鱼相关的联想,引申为在水边的情境。
忆:回忆。
素书:书信,古代常用素绢写信,故称。
月如眉:月亮像细长弯曲的眉毛,比喻月亮的形态美丽。
已画:已经被描绘出来,形容月色之美妙如同精心妆扮。
云似鬓:云朵像女子刚梳理过的鬓发,形容云的柔美。
新梳:刚刚梳理过,形容云朵形状整齐、美丽。
春物:春天的景物。
知人意:仿佛能理解人的情感。
桃花:春天的象征,常用于表达爱情或美好的事物。
笑:在这里拟人化,表示桃花似乎在笑。
索居:独居,孤独地生活。
翻译
隔着清澈的水面,寂静笼罩在二更刚开始的时候。
望着水波想起她轻盈的罗袜,在鱼儿游过时回忆起她的书信。
月亮像已经描好的眉毛,云朵如同新梳理的发鬓。
春天的景物仿佛懂得人的心意,桃花也笑着抱怨我的孤独居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诗人借此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表达了夜深人静,一条河流静静地横亘在两岸之间,将时间推移到夜的第二个更点,即接近午夜时分。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诗人通过水波和游鱼联想到远方亲人的衣物和书信,这里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也透露出诗人孤独的夜晚生活。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则是用美丽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女性的装扮,将明月比作精心描绘的眉毛,浮动的云朵比作刚刚整理过的发髻,这些意象都充满了诗人的柔情与细腻。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这一句则表达了春天万物生长之际,连大自然也似乎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在欢笑着对诗人的寂寞生活表示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深夜思念亲人的复杂情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题承庵二首·其二

神封王爵号优游,众水奔归祠下流。

沃若郊原真可隐,悠然心景自相投。

绵绵野径蟠山腹,瑟瑟枯溪泻石头。

直到法华高处望,天珍未许有心求。

(0)

何无适同宿山中次韵

虎踞龙蟠释子宫,药香时出小桥东。

人眠依约三更后,月在清明一气中。

千古心期应共远,半生怀抱此时融。

清泉白日分明记,出处他年未必同。

(0)

陶渊明

义熙鼎向寄奴轻,归去来兮绝宦情。

特笔谁书晋处士,千年心事一朝明。

(0)

和乘雪游山韵·其一遥想清致

千丈层崖玉作堆,瑶林璀璨路萦回。

寒光彻骨清无敌,第一轩中第一杯。

(0)

呆官人三绝·其三

呆本非嘉德,如何乐此名。

能于呆外看,方见业之精。

(0)

殢人娇

小院桃花,烟锁几重珠箔。更深后、海棠睡著。

东风吹去,落谁家墙角。平白地教人,为他情恶。

花若有情,情应不薄。也须悔从前事错。

而今夜雨,念玉颜飘泊。知那里人家,怎生顿著。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