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七首·其四》
《清平乐七首·其四》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蓦然如醉,叠枕和衣睡。

却忆去年今日事,画烛替人垂泪。

月明依旧房栊,麌帷寒减香筒。

剩得一枝梧叶,能禁几日秋风。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四)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画面。

“蓦然如醉,叠枕和衣睡。” 开篇以“如醉”形容主人公内心的迷离与恍惚,叠枕和衣而睡,形象地展现了人物的疲惫与慵懒。这种状态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却忆去年今日事,画烛替人垂泪。” 这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今日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画烛,即绘有图案的蜡烛,这里用来象征着情感的寄托。垂泪,既指蜡烛的泪滴,也暗喻了人物内心的泪水,生动地刻画了情感的沉重与哀愁。

“月明依旧房栊,麯帷寒减香筒。” 月光依旧明亮,照耀着房间,但寒冷似乎在减少香炉中的香气,暗示着环境的冷清与氛围的凝重。房栊,指的是窗户,这里用来强调月光的洒落。麯帷,可能是指帘幕或帐幔,寒减香筒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

“剩得一枝梧叶,能禁几日秋风。” 最后两句以梧桐叶为意象,梧桐叶在秋天飘落,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季节的变换。一枝梧叶,虽小却饱含深意,它能否抵挡住几日的秋风,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其四

元气胡为耗,潜消市舶中。

频年添客户,百货酿淫风。

物以通商贵,民因逐末穷。

更堪加税吏,悉索茧丝空。

(0)

闰后入夏浃月犹见红药

春梦尚当阶,不随馀分去。

此番花信风,难挽骊驹驻。

我唱无庸归,娇红且小住。

(0)

有怀雒君

秋阴不成雨,黯黯望空津。

枫落初寒水,帆行失意人。

山林违远性,书筴逐羁身。

安得将尊酒,相邀慰此辰。

(0)

吴山十六景·其十三穹窿仙观

阳山高抵穹窿半,拔地千仞参霄汉。

琳宫梵宇倚层椒,时有云气为光幻。

云昔赤松餐石脂,绝粒升仙侍香案。

我乃殷忧茅檐蔀屋民,惟恐一夫向隅不得加餐饭。

(0)

驻跸灵岩

塔影遥瞻碧汉中,梵王宫侧旧离宫。

观民展义因时切,石栈云林有路通。

竹籁萧萧喧处静,梅花漠漠白边红。

太湖万顷轩窗下,坐辨洞庭西与东。

(0)

江北杂咏八首·其七

广陵故事盛元宵,毛顺还惭綵翠飘。

节过落灯兼厌闹,无须法善驾虹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