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悔曾九章·其二》
《悔曾九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隋家烟月木兰桡,梦忆扬州廿四桥。

空傍玉钩寻翠钿,已无琼树狎红箫。

萸湾罱榜横春絮,瓜步帆灯送夕潮。

枉有罗襟啼点在,不随飞雁影同消。

(0)
鉴赏

这首诗《悔曾九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隋唐时期的江南水乡景象,充满了怀旧与哀愁的情感。

首联“隋家烟月木兰桡,梦忆扬州廿四桥”以“隋家烟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悠远感,接着“木兰桡”和“廿四桥”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烟波浩渺的隋唐时期,扬州城中的二十四座桥梁,如同梦境一般浮现眼前。

颔联“空傍玉钩寻翠钿,已无琼树狎红箫”转而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玉钩、翠钿、琼树、红箫,这些意象都充满了华丽与美好,但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寻找,现实之中已不再存在。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

颈联“萸湾罱榜横春絮,瓜步帆灯送夕潮”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萸湾、罱榜、春絮、帆灯、夕潮,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春日的轻柔与夜晚的宁静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和谐。

尾联“枉有罗襟啼点在,不随飞雁影同消”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罗襟上的啼点象征着过去的泪水与遗憾,它们虽在,却无法随飞雁一同消逝,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生活和谐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书道士虞安仁房壁

日月精华有术餐,不烦辛苦礼星坛。

葛仙公井甘泉近,应炼长生九转丹。

(0)

闻岭外寇梗

惊说炎飙烟瘴时,洞蛮蜂起寇南陲。

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千回路不知。

刺史没身专捍禦,谏官衔命救疮痍。

伏波死去今谁继,大笔铭勋压海涯。

(0)

江上遇雪

冻云交四隅,飞雪满江湖。

急势团风转,閒容到水无。

并游渔喜唱,失侣雁惊呼。

客棹沿湾泊,村醪觅径酤。

去程方数蜀,归思正遥吴。

得句同诸弟,余怀幸不孤。

(0)

通判钱昌武代归以诗见别次韵为答

衰病何堪治邺台,贰车犹喜得高才。

方资庖刃投虚利,忽怆瓜时及代回。

别袂醉分云共惨,去涂尘寂雪初培。

剑光久已冲牛斗,力振沈埋尚愧雷。

(0)

洗竹

当日曾移碧玉竿,缭坦交植竞檀栾。

栽培尽力宜长盛,剪拂无人已半残。

洗出烟姿还雅澹,削开龙影起幽蟠。

此君高节殊堪慕,贤者来须著意看。

(0)

滕子京哀辞·其二

忠义平生事,声名夷翟闻。

言皆出诸老,勇复冠全军。

冥莫知谁主,贤愚岂更分。

江头送丹旐,哭向九华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