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全文
明 / 汤显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dōuchéngshítānshuì
míng / tāngxiǎn

fēngshíwèibāo

báofénxiāngzhānpáo

dāngzhīchóuchōushuì

xiàojiāngnánshēnjiàngāo

翻译
风调雨顺本是上苍的褒奖,可如今难得一见哪!每到夜晚,皇帝都要焚香祷告,祈求风凋雨顺,香烟阵阵沾染着龙袍。
皇上您也应当知道,雨不下来,是雨也害怕而今的捐税呀!当年的申渐高不就笑着这样给他的主子解释过这种现象吗?
注释
都城:京城,指北京。
渴雨:干旱无雨。
摊税:摊派税赋。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风调雨顺。
汉代阴阳家以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是太平的征象。
褒:赞美言词。
薄夜:傍晚;夜初。
薄:迫近。
御袍:皇帝的龙袍。
鉴赏

这首诗以"五风十雨"开篇,描绘了频繁的降雨,然而在都城中,即使是这样的丰沛雨水也被赋予了一层忧虑的色彩,因为人们担心这会加重税收负担。诗人通过"薄夜焚香沾御袍"这一细节,暗示了官员们在夜晚还在为税收问题而焦虑,连皇帝的衣物上似乎也沾染了这份忧虑。

接着,诗人以"雨亦愁抽税"直接表达了雨的愁绪,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最后,"笑语江南申渐高"则转而提到江南地区,可能意味着那里相对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与京城的困境形成对比,暗含对江南税制的羡慕和对都城苛税的讽刺。

整首诗寓言性强,以雨为载体,揭示了当时社会税收繁重给人民带来的困扰,以及人们对更公正税制的期盼,体现了汤显祖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汤显祖

汤显祖
朝代:明   字:义仍   号:海若   籍贯:清远道   生辰:1550—1616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猜你喜欢

史可法祠联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0)

颐和轩春联

静泰怡神,瑞霭光辉临黼扆;

冲融契道,祥风蔼吉畅文轩。

(0)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九乌夜村

女墙背郭望巫门,明月乌啼自有村。

不见宫花连戚畹,惟馀野雀噪空原。

长秋晋室椒房尽,子夜江南羽调存。

休问昔时何准墓,高林松栝锁颓垣。

(0)

杏子

杏实甘于酪,丹浆溅齿寒。

林风吹果坠,早已鸟衔残。

(0)

麻衣颂

敕下如来到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

深山有寺不容住,四海无家何处归。

(0)

罗汉寺偶题

九夏听蝉吟,已知秋气临。

高梧上明月,深巷捣寒砧。

好对吴山秀,宜观浙水深。

一登灵鹫阁,宝地胜黄金。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