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鸡鸣海日红,六龙飞出五云中。
曾从秦望山头见,万里青天踏彩虹。
夜半鸡鸣海日红,六龙飞出五云中。
曾从秦望山头见,万里青天踏彩虹。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日出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美与神秘。首句“夜半鸡鸣海日红”以鸡鸣作为时间的标志,暗示了黎明前的宁静与即将破晓的预兆,而“海日红”则形象地描绘了海面上初升太阳的红色光芒,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接着,“六龙飞出五云中”一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日出的过程比作六龙(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乘坐的六匹神马)从五彩祥云之中飞出,既增添了浪漫色彩,也强化了日出瞬间的震撼力和神圣感。这种比喻不仅富有想象力,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展现出诗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后两句“曾从秦望山头见,万里青天踏彩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秦望山上所见的日出情景,那是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壮丽景象,仿佛是踏着七色彩虹穿越万里青空。这样的描述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暗示了日出时分那种超凡脱俗、令人向往的自然之美。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与情感共鸣的世界,让读者仿佛亲历了那场壮观的日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生命的奇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出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壮丽画卷,更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与美感。
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
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遥望神州故人千里,何意今年共此行。
潇萧雨,算几番茅屋,灯火残更。
从教长路欹倾,?一醉,都消磊磈平。
向白云直上,君吟我和,绿波江畔,我唱君赓。
恰到相逢又还相别,惭愧人间功与名。
长亭外,望野烟春草,不尽离情。
梅花月,吹老角声寒。剑气拂云端。
台星才入朝天阙,将星旋出破烟蛮。
半年来,勋业事,笑谈间。谁更说元龙楼下卧。
谁更说元规楼上坐。终不似、竹楼宽。
有时呼酒摘星斗,有时提笔撼江山。
问何如,容此客,倚栏干。
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晞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