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其八客中送春》
《虞美人·其八客中送春》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楼台烟雨朱门悄。乔木芳云杪。半窗天晓又闻莺。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客中自被啼鹃恼。

况落春归道。满怀憔悴有谁知。

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八)客中送春》。诗中的意境是深沉而又富有情感的。

“楼台烟雨朱门悄”一句,描绘出一个春日楼阁间弥漫着细雨和烟雾的静谧景象,朱门即红色的宫门,悄然无声,营造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楼台”、“朱门”都象征着高贵的生活环境,但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乔木芳云杪”这句中,“乔木”指的是坚固挺立的大树,而“芳云杪”则是说树梢间弥漫着春天的花香,通过对比强调了大自然与人世间高洁孤独之美。

“半窗天晓又闻莺”一句,以“半窗”的视角捕捉到清晨时分,微弱的阳光透过窗棂,而莺鸟的鸣叫声再次传入耳畔。这里通过对早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留恋。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这两句,则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在春意渐尽之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忧伤,尤其是在客中的孤独感受更为强烈。

“客中自被啼鹃恼”一句,以“啼鹃”(即杜鹃鸟)的叫声比喻春天的离去,诗人在异乡他乡之地,被这种声音所困扰,心情更加凄凉。

“况落春归道。满怀憔悴有谁知”两句,则是描绘春天的花朵纷纷飘落,归根于大地,而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却无人理解。在这里,“落春”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更象征着诗人的青春岁月和美好时光的逝去。

最后两句“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则是回忆起往昔在繁华都市之外,曾经与亲朋好友告别的情景。这里的“涌金门”应指某个著名的地方,而“送人时”的情境,是诗人心中最为珍贵和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沉留恋,展现了诗人在客中的孤独感受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尽哀愁。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君子吟

君子存大体,小人无常心。

于人不求备,受恩唯恐深。

(0)

满江红·其一题冷泉亭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山木润,琅玕湿。

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0)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0)

清江曲·其一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0)

蟠雪夜登涌金楼远望西山忆仲灵洒然有迈世之风因思山阴王徽之雪夜独酌四望皎然徘徊咏左太冲招隐诗忽忆戴逵扁舟乘兴余恨未能遂往聊寄此诗

家占西湖岛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

兴来烂漫心空老,诗罢苍茫眼正昏。

晋国衣冠何处觅,梁朝殿阁俨犹存。

思君不及山阴夜,遥望青松听雪猿。

(0)

南朝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

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

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