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酬和》
《临江仙.酬和》全文
清 / 李雯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墙角清阴花月静,一联秀句双成。

不须红叶更流情。风吹修竹响,传得凤凰声。

好影隔来心自语,碧云细点春星。

小桃枝下听分明。消魂酬五字,清露越三更。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酬和》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墙角清阴花月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画面,墙角处的阴影与花月的映照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一联秀句双成”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诗句的赞赏,仿佛是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共同创作出的佳句,既展现了文采,又寓意着友谊与合作的美好。

“不须红叶更流情”,此句借用了红叶传情的传统意象,但诗人却以“不须”二字,暗示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无需借助外物,强调了情感的纯粹与内在。接下来,“风吹修竹响,传得凤凰声”运用了风、竹、凤凰等自然元素,不仅描绘了动听的声音,也象征着高洁与美好的品质,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在诉说着某种深意。

“好影隔来心自语,碧云细点春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通过“好影”与“心自语”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内心的独白与外界景象的和谐统一。而“碧云细点春星”则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天空,春夜的星辰点缀在碧蓝的云层中,既美丽又富有诗意,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

最后,“小桃枝下听分明。消魂酬五字,清露越三更。”这一段将场景聚焦于小桃树下,诗人在这里静静地聆听,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或是与远方的朋友交流。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友情与心灵深处情感的寄托。通过“消魂”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而“清露越三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深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时间的维度。

综上所述,《临江仙·酬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雯
朝代:清   字:舒章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生辰:1608—1647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猜你喜欢

春日登金华观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0)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

近看除刺史,还喜得吾贤。

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不作临岐恨,惟听举最先。

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

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

君行射洪县,为我一潸然。

(0)

白盐山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0)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0)

咏雁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0)

中秋月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